在宋泊然結(jié)束了開場白,眾人開始自由交流后,他并未停留在人群中心,
而是端著酒杯,看似隨意地走動起來,與不同的人進行簡短的交談。
他的目光,幾次似有意似無意地,從韓笑所在的角落掠過。
終于,他緩步走了過來,臉上帶著那標(biāo)志性的、令人如沐春風(fēng)的微笑。
“這位先生面生得很,可是第一次來‘憩廬’?”
宋泊然在韓笑面前站定,語氣溫和地問道。
韓笑心中警鈴微作,但面上絲毫不露,微微欠身,用帶著南洋口音的國語回應(yīng)道:
“宋先生好眼力。鄙人何笑安,初到上海不久,
承蒙主人看得起,收到邀請,特來見識學(xué)習(xí)。”
“何笑安先生……”
宋泊然重復(fù)了一遍這個名字,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隨即笑道,
“歡迎歡迎。聽口音,何先生是南洋來的?”
“是,祖籍潮汕,在檳城做些小生意。”韓笑應(yīng)對自如,這是反復(fù)演練過的背景。
“檳城好地方啊。”
宋泊然似乎對南洋很熟悉,隨口聊了幾句檳城的風(fēng)土和近期的橡膠行情,
問題看似隨意,卻都切中要害,顯然是在測試韓笑對南洋商界的了解程度。
韓笑憑借冷秋月提供的詳盡資料和自己的急智,一一謹慎作答,既不過分張揚,也不露怯。
接著,宋泊然很自然地將話題引向了上海:
“何先生這次來上海,是探親訪友,還是……有投資的打算?”
“主要是看看機會?!表n笑斟酌著詞句,
“上海灘機會多,但水也深,初來乍到,還需宋先生和各位前輩多多指點。”
“機會確實有,尤其是現(xiàn)在?!?
宋泊然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韓笑的手杖和衣著,
“不過,投資實業(yè),不同于南洋的種植園或貿(mào)易,需要更長的耐心,和……更深的眼光。
有時候,看似是危機,往往藏著最大的機遇。
關(guān)鍵在于,能否看清真正的價值所在,以及……是否有魄力在別人猶豫時出手。”
這番話,既是點撥,也是更深的試探。
他在試探韓笑(何笑安)的投資理念、風(fēng)險偏好,
以及背后的資本實力和真實意圖。每一句都看似平常,卻都暗藏機鋒。
韓笑保持著謙遜而謹慎的態(tài)度,回答道:
“宋先生高見。做生意的道理,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低買高賣,看清趨勢。
只是這上海的趨勢,比南洋復(fù)雜百倍,還需要慢慢琢磨。魄力固然重要,但穩(wěn)妥更是根本。”
他既表達了興趣,又顯示了謹慎,符合一個初來乍到、資金雄厚但不愿冒進的南洋商人形象。
宋泊然聽罷,臉上的笑容似乎更真切了一些,他舉起酒杯:
“何先生是明白人。穩(wěn)妥好,穩(wěn)妥才能長久。
希望以后有機會多交流。上海,需要有何先生這樣有實力的新朋友加入?!?
兩人輕輕碰杯。這一輪交鋒,看似平和,實則兇險。
韓笑憑借精心準備的偽裝和冷靜的應(yīng)對,初步通過了宋泊然的“面試”,
但對方那深不見底的目光,讓他感覺仿佛被一條微笑的毒蛇審視著,背脊隱隱發(fā)涼。
接下來的沙龍時間里,韓笑又與其他幾位賓客進行了簡短的交談,內(nèi)容無非是泛泛的商業(yè)話題和上海見聞。
他始終保持著“何笑安”應(yīng)有的姿態(tài),既不過分活躍,也不顯得孤僻。
林一則扮演著忠實的助手角色,大部分時間沉默地跟在身后,
偶爾在韓笑需要時,才低聲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或細節(jié),配合得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