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子殿下,便沒有我薛仁貴的今日!”薛仁貴在心中再次堅定了這個念頭。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必須在回長安之前,先去青州覲見太子,當(dāng)面叩謝這份天高地厚之恩。
數(shù)日后,大軍抵達黃河北岸。河對面,便是青州地界。
侯君集傳下將令,全軍擇地扎營,休整三日,等待朝廷犒賞使團的到來,同時,允許有功將領(lǐng)分批渡河,前往青州行在覲見太子殿下。
薛仁貴得到消息,立刻整頓衣甲,帶著幾名親隨,第一批渡過了黃河。
踏上南岸的土地,距離青州城越來越近,薛仁貴的心情也越發(fā)激動和莊重。
他仔細檢查了自己的儀容,確保甲胄鮮明,一絲不茍。這不僅是對太子的尊敬,也是代表大唐軍威的體現(xiàn)。
青州城早已得到了消息,城門大開,道路兩旁甚至有百姓自發(fā)聚集,想要一睹這位名震遼東的“白袍將軍”的風(fēng)采。
當(dāng)薛仁貴一行騎馬入城時,引發(fā)了陣陣歡呼。
太子行轅設(shè)在原青州刺史府內(nèi)。府門外戒備森嚴,氣氛肅穆。
薛仁貴在門外下馬,整理了一下因為騎馬而略顯褶皺的披風(fēng),深吸一口氣,穩(wěn)步走上臺階,向守門的東宮衛(wèi)士遞上自己的名刺和印信。
“末將左驍衛(wèi)將軍、河?xùn)|縣公薛仁貴,奉旨凱旋,特來覲見太子殿下,叩謝殿下知遇之恩!”他聲音洪亮,姿態(tài)恭敬。
衛(wèi)士不敢怠慢,立刻入內(nèi)通傳。
不過片刻,里面便傳來了清晰的宣召聲:“太子殿下有令,宣左驍衛(wèi)將軍薛仁貴入內(nèi)覲見!”
薛仁貴再次整理了一下衣冠,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低著頭,步履沉穩(wěn)地走進了這座臨時充作太子行轅的府邸。
穿過幾重庭院,來到正廳之外。只見廳門敞開,太子李承乾并未端坐于正位之上,而是站在廳門口,面帶溫和的笑容,正看著他。
薛仁貴不敢直視,連忙緊走幾步,來到階前,推金山,倒玉柱,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有些顫抖:“末將薛仁貴,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薛將軍快快請起!”李承乾的聲音帶著笑意,親自上前一步,虛扶了一下,“將軍一路辛苦!你在遼東的捷報,孤日日盼,夜夜想,每每讀來,都心潮澎湃,為我大唐有將軍這等虎將而欣慰不已!”
薛仁貴抬起頭,這才看清太子的面容。比起上次在長安初見時,太子似乎清瘦了一些,但眼神依舊明亮睿智,氣度雍容,此刻臉上洋溢著真誠的贊賞和喜悅。
“末將不敢當(dāng)?shù)钕氯绱耸①?!”薛仁貴連忙躬身,“末將能有些許微功,全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更有殿下在青州運籌帷幄,保障周全!
若非殿下當(dāng)日舉薦,末將至今仍是一白身,焉有今日?殿下知遇之恩,末將沒齒難忘!”
說著,他情緒激蕩,又要下拜。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