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第三道防線便是宋江,此人忠誠可靠,必能以死拖住漢軍,待其舍命拖延之后,我早已帶主力遠(yuǎn)走。
隨后又令王寅乘船,即刻率軍發(fā)往-->>南江陵,協(xié)助張俊守城。
而最后的底牌保險,曹操便又打在了倭軍殘部身上。
前者,宋江幾乎帶回東瀛所有倭軍來援,十萬已在川中戰(zhàn)歿,如今還剩五萬殘部。
曹操自遠(yuǎn)征東瀛之后,幾乎一直在為此事后悔,原因不只是錯失北上良機,更是原本以為倭人好勇斗狠,是征戰(zhàn)的好苗子,沒想到聚集起來,便是宋軍也不如。
此次便用他們的尸體,作為阻攔岳飛前進(jìn)的絆腳石吧。
念及至此,曹操便叫來李逵。
對于渾渾噩噩的李逵,曹操一直不甚喜歡,反倒是李逵對其尊敬的很,在李逵看來,這是大哥的大哥,自然敬畏如神,更何況,即便是天殺星,在魏武之風(fēng)面前,依然抖不起殺氣威風(fēng)。
曹操告知李逵,此戰(zhàn)宋江必然會以死阻攔漢軍,朕只要你關(guān)鍵時候拉著宋江,令他撤走,帶三部撤走之兵,引漢軍進(jìn)山谷中,到時候自有伏兵。
曹操早就看好地形,此處山嶺,岳飛若是過去,定然要沖擊五萬倭軍,若是看破我計,繞路而走,卻也不能追上我。
到時候,令倭軍皆在山谷中埋伏,劉、楊、宋三人直接穿谷而走,漢軍來時候,令倭軍填滿山谷,便是五萬頭豬,漢軍也得抓上三天。
耳提面命了幾次,又讓李逵重復(fù)了幾次,曹操還是不放心,便干脆拿個錦囊,寫好計劃,交予李逵,令他千萬不許忘記,接戰(zhàn)時候,將此交給宋江。
曹操怕宋江一心求死,歿在戰(zhàn)場上,便只好囑托李逵。
望著李逵離去的背影,曹操不禁想到,若是武二郎在,這類精細(xì)的活,方才能令人放心。
布置完畢,曹操即刻啟程而走。
漢軍這邊亦出動追擊。
很快,岳飛便見到劉光世率軍攻來,岳飛見劉光世道:
“早聞將軍善走,如今且看將軍一部人馬,能在本帥面前逃走么!”
劉光世大怒,舞刀便來與岳飛交戰(zhàn),漢魏大軍即刻成了對攻之勢,劉光世與岳飛戰(zhàn)不數(shù)合,便發(fā)覺身后并無援軍來助。
他知道,名義上自己作為先鋒攻擊漢軍,但是身后大軍遲遲不來,自己不是魚餌便是壁虎求生的斷尾,因此從接戰(zhàn)時候,便存去心,加之自己刀馬功夫不及岳飛,當(dāng)即不顧臉面,撥馬便走。
其麾下也早知主將習(xí)氣,見將旗晃動,早早便翻身而走。
這使得此戰(zhàn)如同一場佯攻引誘。
岳飛確定,曹操必然著急回援南江陵,雖然從戰(zhàn)術(shù)上,百多里外的山谷最適合埋伏我軍,但戰(zhàn)略不等人,若是晚了,只怕曹操無城可依守,野戰(zhàn)直面自己和陛下兩大軍團(tuán),幾無勝算。
便當(dāng)即縱馬直追,一直追出十余里,竟追之不及,岳飛也暗罵道:
“這劉光世,當(dāng)真善走,我這坐下寶馬,竟然趕不上他!”
而后又是數(shù)里,楊沂中在此維護(hù)陣型,收攏劉光世兵馬,重新列陣,楊沂中也是將才,將自己人馬擺出倒八字陣型,先是令劉光世潰兵從中間過去,而在后重新整隊,自己在前面抵御漢軍。
岳飛望見楊沂中,道:
“楊將軍,我早聞你乃是楊家后人,如今大漢代宋,天波府在北,楊再興、楊志等皆歸我大漢,將軍何助逆賊!”
楊沂中并不答話,舞槍直刺岳飛,岳飛身邊張憲大怒,飛馬便來與楊沂中交手,岳飛便指揮漢軍攻擊宋軍陣地。
楊沂中雖善戰(zhàn),但卻仍不敵岳飛,岳飛只分陣攻擊魏軍兩側(cè),魏陣便被破,余化龍、王貴、吉青等將皆來戰(zhàn)楊沂中,
楊沂中哪里敵得過,急忙撤走。
岳飛立刻下令追擊,身邊韓世忠道:
“賊只分部攔我,莫非前方有計?”
岳飛道:“料也無妨,眼下之際,乃是纏住賊軍主力,令陛下拿下南江陵,呈夾擊之勢?!?
雖是如此,岳飛亦下令三軍整理好隊形,有序追擊。
又追擊二十里,前面又一部人馬,接住劉、楊兩部潰軍,正是宋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