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靜立在院落外的陰影里,身形與夜色融為一體。
清冷的月光灑落,與簌簌飄下的雪花交織,在他玄色衣袍上覆上一層薄薄的銀白。
院內(nèi)正房燈火通明,屋內(nèi)歡聲笑語隨風(fēng)傳出,消散于夜色。
他站在院中,悄無聲息,林家請來的幾位供奉也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
一扇木門擋不住觀海境練氣士的感知,他能夠輕易“看到”房間里發(fā)生的事情。
不知過了多久,屋內(nèi)爆發(fā)出一陣格外響亮的笑聲,夾雜著長輩帶著寵溺的逗弄聲。
“丫頭”、“姑娘”這樣的詞隱約傳來。
他微微一怔,隨即想起,前些年確實聽聞家中添了個妹妹。
當(dāng)時還特地回來了一趟。
只是那時,府中幾位長輩見了他,神色多是意外與些許不易察覺的僵硬。
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尷尬,導(dǎo)致在大喜的日子都不歡喜。
他只匆匆給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小丫頭留了一片槐葉,便離開了。
此后便再未關(guān)注。
‘算起來應(yīng)該也快兩歲了吧?!?
窗內(nèi)有人影起身,伴隨著笑語,院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一個穿著嶄新棉襖、面龐紅撲撲的丫鬟探出頭來,左右張望了一下。
院子里空無一人,只有月光雪色,寂靜清冷。
丫鬟縮了縮脖子,很快又關(guān)上門退了回去。
林照最后看了一眼那扇映著光亮的窗戶,身形微動,如一片被風(fēng)吹起的雪花,悄無聲息地掠過高墻。
泥瓶巷,陳家祖宅。
簡陋的小院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屋檐下也掛起了兩盞紅燈籠。
屋內(nèi),一張舊方桌上面擺滿了菜肴,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屋內(nèi)的三個人都換上新衣,陳景清興奮地幫忙擺放碗筷,陳暖樹則細心地檢查著每道菜的位置。
“吱呀——”
老舊的木門被推開,帶著一身寒氣的林照緩步走了進來。
他的目光掃過滿桌的飯菜,笑著說道:
“嚯,挺豐盛?!?
陳平安偏頭瞥了他一眼,隨口問道:“你去哪里了?這么晚才回來。”
林照抬了抬手,露出一個系在腰間的朱紅色葫蘆:
“大冬天的,買了些算了,當(dāng)我沒說?!?
他的目光在孩童模樣的陳景清和陳暖樹臉上轉(zhuǎn)了轉(zhuǎn),又在十五歲的陳平安臉上頓了頓,把嘴里的話咽了回去。
忘了,自己現(xiàn)在和小孩坐一桌。
四人圍桌坐下,林照也沒講什么先來后到,直接動了筷子。
有他開頭,一時間,竹筷紛飛。
吃到一半,陳平安放下筷子,從懷里掏出兩顆雞蛋大小的石頭。
“景清,暖樹,給你們的?!?
陳平安將兩顆蛇膽石,分別遞給眼巴巴望著的陳景清和陳暖樹。
“謝謝老爺!”
陳景清歡呼一聲,迫不及待地接過,愛不釋手地把玩著。
陳暖樹也小心翼翼地接過,甜甜地道謝:“謝謝老爺!”
林照看著這一幕,笑了笑,也從袖中取出兩顆蛇膽石。
“我這也備了兩份。”
他話音剛落,陳景清“嗷”一聲就從椅子上蹦了下來,二話不說撲過來抱住了林照的大腿,仰著小臉,眼睛亮得像星星:
“謝謝大老爺,大老爺最好啦!”
陳暖樹雖然也很開心,但畢竟矜持些,小臉紅撲撲的很可愛,細聲細氣地說:“謝謝大老爺?!?
屋外,雪花靜靜地飄落,將泥瓶巷染成一片純凈的潔白。
屋內(nèi),燈火溫暖,飯菜飄香,歡聲笑語不斷。
“陳景清,你把炸糕給暖樹遞一下你都吃十多個了!”
“哎大老爺你別搶我丸子。”
林照邊用神仙臺秘傳劍術(shù),將丸子送進了嘴中,邊拍下青衣小童偷偷伸向葫蘆的手。
他看了陳景清一眼,正色道:
“小孩子不能喝酒?!?
陳景清挺起小胸脯,一臉豪邁道:
“大老爺你小瞧人,我當(dāng)年和我那位御江水神兄弟結(jié)拜的時候,可是擺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我千杯不倒,這點小酒算什么!”
陳平安目光也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朱紅色的酒葫蘆,若有所思。
林照忽然想起剛見師兄魏晉時,魏晉說的話,此刻覺得簡直是至理名。
“小小年紀(jì),喝什么酒。”
他板著臉說,又斜睨陳平安,想著這又是一個酒鬼,一時氣結(jié):
“說的也是你!”
陳平安聞,摸了摸鼻子,訕訕地收回了目光。
爆竹聲偶爾從巷子深處或遠處傳來,清脆響亮,焰花在夜空炸開。
今天除夕。
翌日,大年初一,清晨。
昨夜的雪已經(jīng)停了,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泥瓶巷里,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貼上了嶄新的春聯(lián)和福字,紅艷艷的,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爆竹硝煙味。
泥瓶巷祖宅的院門外,林照正踩在一個小凳子上,手里拿著一副墨跡未干的春聯(lián)。
陳平安同樣踩在另一邊的凳子上,坐著一樣的動作。
“左邊再高一點……對,再往右偏一點點……好了!”
陳景清和陳暖樹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地站在一旁,興奮地仰著小臉看。
陳景清更是咋咋呼呼地喊:
“大老爺,歪了歪了,右邊低了!”
“老爺,上面的角好像沒撫平……”
林照依調(diào)整著位置,小心翼翼地將春聯(lián)貼正、撫平。
隨后輕輕躍下凳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望著這熟悉的一幕,林照心中微微有些恍惚。
往年,在這泥瓶巷貼春聯(lián),也是這般光景。
年紀(jì)尚小的顧璨會興奮地跑來跑去,時不時遞個漿糊,或是被劉羨陽慫恿著,偷偷點燃一個爆竹扔到附近。
當(dāng)然顧璨一般會把爆竹扔林照腳底下。
劉羨陽自己,則因為字寫得歪歪扭扭、貼春聯(lián)也總是貼不正,被剝奪了動手資格,只能在一旁負責(zé)搗蛋和放爆竹,笑聲能傳遍半條巷子。
四個半大少年,在這簡陋的泥瓶巷里,吵吵鬧鬧,度過一年又一年。
如今,依舊是兩個人貼春聯(lián),另外兩個人,一個遠在風(fēng)波詭譎的書簡湖,一個則去了更遙遠的南婆娑洲,音信渺茫。
身邊卻又多了兩個嘰嘰喳喳的小家伙。
少了兩個熟悉的身影,又多了兩個新的陪伴。
時光仿佛是一個輪回,卻又悄然改變了其中的模樣。
今夕又是何年。
林照散去心中雜念,目光落在門上貼的彩繪門神。
曹沆,袁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