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已經(jīng)沒什么親戚了,這一點,易青是非??隙ǖ模f血緣最近的也就是原主的大伯,可是在他出生之前就跟著老蔣去了寶島,這么多年都沒個音信,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再有就是四川的表姥爺一家,易青重生到現(xiàn)在都快四年了,只是通過幾次信,每年過年的時候,易青往那邊寄點兒東西什么的。
難道是表姥爺一家進京了?
可問題是這個年代,不是誰都能和易青一樣,想要去哪,都能借著陳養(yǎng)正這個港商的名義直接坐飛機。
現(xiàn)在的人想要出趟遠門,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難,再說了,從四川折騰到京城,沒有三天都到不了,今天才大年初二,如果是表姥爺一家的話,除非他們過年前就坐火車出發(fā)了。
“我親戚?誰???我~~~~~~也沒什么親戚啦?”
易青說著,還在原主的記憶里面不停的翻找,可怎么都找不到任何親戚方面的信息。
易青說的,付藝偉當然也知道,倆人結婚前,易青就曾說過,他那邊早就沒有親人了,具體的倒是沒提過,可這會兒人就在她旁邊呢。
“小易!我看你還是回來一趟吧,我看著人家不像是說著玩兒的!”
莫名其妙!
易青今天才回劇組,現(xiàn)在就讓他回去?
可聽說有親戚上門,易青還是挺好奇的,重生之后,他也覺得自家太單薄了,上沒有父母叔伯,中間沒有兄弟姐妹,就這么孤零零的一個人,要不然的話,一個血緣已經(jīng)非常遠的表姥爺,他也不會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了。
“那~~~~~~行吧!你先照應著,我待會兒就到!”
影視城這邊是有車的,只是易青沒有內(nèi)地的駕照,這年頭想要學車,不是光掏學費就行的,得有單位開證明,還得走好些程序,易青雖然有關系,可是嫌麻煩,也就一直沒學過,不過,香江那邊倒是有駕照。
找到酒店的經(jīng)理,聽說大老板要回京城,對方自然不敢怠慢,趕緊打電話找來了酒店的司機,吩咐好,很快車就停在了門口。
易青又去找了陳佳尚,只說家里有點事,回去一趟,最遲后天就回來。
現(xiàn)在劇組一切運轉(zhuǎn)順暢,易青在不在都沒關系,再說了,大老板家里有事,他還敢攔著不讓走?
又和周惠敏打了個招呼,易青便坐上了汽車,一路朝著京城趕去。
懷來距離京城很近,坐公交車的話大概要兩個小時,開私家車就快了,一個小時多一點兒就到了。
司機是京城本地人,易青讓他回家休息,便進了門。
走到正院,看著正房亮著燈,里面人頭攢動的,想來就是他的那些親戚了。
可這些人都是打哪冒出來的?。??
帶著滿心的疑惑,易青推門進屋,好家伙的,來的可真不少,烏泱泱的七八口子,有老有少。
那個正坐在太師椅上,抽著煙的老頭兒瞧見易青進來,先是一愣,接著就一臉激動的走了過來,還沒等易青回過神呢,就一把攥住了他的手。
“你~~~~~你是中海的兒子!”
易青那個沒見過面的父親名字叫易敬,不過這是參加革命之后自己改的名字,原來就叫易中海,這個易青是知道的。
聞,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我是,您是~~~~~~”
“我是你大爺!”
艸!我特么是你大爺!
易青差點兒就罵開了,可好在還是忍住了,自己的看著對方,還真別說,這老頭兒和他父親留下的那張照片,自己看的話,還真有點兒相似的地方。
“您是~~~~~易中!”
易青也不敢確定,不過記憶當中,他那個跟著老蔣逃去了寶島的大爺就叫這個名字。
老頭兒笑著點點頭,眼中泛著淚花:“對!對!對!我就是易中,你的大伯!”
臥槽!
還特么真是??!
易青看著對方,滿眼的好奇,他畢竟不是原主,就算是見著了親人,也不會有那種血脈相連的感覺,就是覺得新奇。
好奇這個消失了快四十年的大伯怎么就突然回來了,記憶當中,這個大伯走的時候應該是二十歲出頭,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是國.民.黨的中校副團長了,現(xiàn)在算起來,應該是六十四歲的年紀。
瞧著身子骨倒是挺硬實的,衣著光鮮,想來在寶島那邊混得還不錯。
“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你大娘,這是你大哥,這是你二哥,這個是你~~~~~~剛剛侄媳婦說了你是66年的,那就是你的小妹了,這兩個都是你大哥的孩子!”
那個大娘看上去五十多歲的年紀,打扮的非常時髦,就是眼神之中總是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種鄙夷的神態(tài),讓人瞧著別扭,兩個堂哥都是三十出頭的年紀,那個小妹易佳恩二十左右,倒是顯得很熱情。
易青現(xiàn)在是半懵的狀態(tài),這門親戚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讓他一丁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再加上那個大娘,給人的感覺冷冰冰的,每個表情都透著嫌棄,實在是讓他沒辦法親近起來。
接著易中就說起了這一趟過來有多不容易,他之所以能回來,也是得益于兩.岸.關系緩和,這兩年,兩岸一直在各個領域進行著多方面的溝通。
隨著北方大國逐漸疲軟,冷戰(zhàn)也走到了盡頭,世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兩岸之間不能總是保持著敵對關系,特別是國內(nèi)實現(xiàn)改革開放之后,兩邊雖然還沒有挑明,可實際上誰都知道,對抗不是個路數(shù),只有合作才能實現(xiàn)共贏。
于是,去年年底,那邊就開始允許當初國內(nèi)來的那些老兵回鄉(xiāng)探親,大伯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就把探親的報告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