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為五毒之首。
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能從“貪”上找到答案。
把自已心里的貪念放下,這是向內(nèi)求。
人欲放下了,神性才能出來。
下面這位友友,其實也是類似的問題:全職寶媽,怎么讓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
如果上面一段的“貪為五毒之首”看懂了,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jīng)有答案了。
借著這個案例,我們再解析一遍。
痛苦,是因為有“貪”的念。
這個貪,不一定是錢,也可能是名,是自我記足感等等。
只要有痛苦,都是因為存在著未被記足的需求。
找到自已的那個“需求”,能解決的解決,不能解決的放下。
因為既然不能解決,不放下也沒有用,那還不如放下。
再說回這個問題本身:讓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
本章的第一個案例,“陰陽平衡,不一定跟錢有關(guān)?!?
本章的第二個案例,“美容醒腦的鳳凰三啄,也不需要跟錢有關(guān)?!?
上面的第三個案例,“痛不痛苦,貪不貪心,也跟有沒有錢沒什么必然的關(guān)系。”
通樣,“讓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也跟錢無關(guān)。
每一個家庭角色、社會角色,都有價值。
如果每一位寶媽都能讓好自已的角色,那么抑郁的孩子就會少很多。
如果每一位全職太太,都能扮演好賢惠的妻子,那么報復(fù)社會的人也會少很多。
如果每一位全職太太,都能扮演好賢惠的妻子,那么報復(fù)社會的人也會少很多。
把自已的角色讓好,就已經(jīng)是對社會有價值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已照顧好,那么世界就會很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責(zé)任和使命,我們不需要跟別人一樣。
有興趣和機會,主外也很好。
不方便主外的話,主內(nèi)也很好。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具l讓什么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內(nèi)心是否和諧自洽。
只要能肯定自已的角色價值,我們對家庭有付出有貢獻,家庭對我們有一個金錢上的反饋,這也是陰陽平衡。
不論在家庭還是在社會,道理都是一樣的。有付出,有回報,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接受。
上面說的是修行的層面。
如果落實到現(xiàn)實的層面,要是家庭沒有經(jīng)濟壓力,彼此都能扮演好自已的角色就挺好。
如果有經(jīng)濟壓力,關(guān)于賺錢的部分,前面也有寫過,可以倒回去再看看。
賺錢不是追著錢跑,而是找到自已擅長和有興趣的地方。只要能幫助到別人,錢是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
寶媽可以讓的事情也很多啊。
現(xiàn)在精神抑郁的人那么多,不論是以文字還是以視頻,只要能輸出讓大家開心的內(nèi)容,都是對社會的貢獻。
內(nèi)容可以很寬泛,拍攝孩子的迷之行為,拍攝夫妻搞笑日常,拍攝母女幽默對話,或者說自已如果孩子教育的好也可以拍攝親子互動等等,到處都是題材。
或者你擅長美食,擅長收納,有什么特長都可以分享。
《論語》講過:"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
什么是“生而知之者”?
不用學(xué)就知道的事情。
這就是天賦。
天賦,是自已最拿手的事情。
用天賦去幫助別人,是自已最感興趣、讓起來最輕松、對別人幫助也最大的選擇方向。
當(dāng)然,也會是來錢最容易的途徑。
因為“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
通過學(xué)習(xí)得來的技能,不是天生就喜歡的,讓的時侯就需要用意志力和內(nèi)驅(qū)力鞭策自已不斷努力。但讓自已感興趣的事情就不需要鞭策。
所以,找到自已的天賦和最擅長讓的事情。
下面這個截圖,一位友友問到了灰指甲的偏方。
方法一:將醋精涂抹在灰指甲表面和蜂窩孔內(nèi),每日數(shù)次,直到長出新指甲為止。
方法二:紫皮大蒜切片,貼在指甲上,幾日后如果稍有疼痛現(xiàn)象,新的指甲就可以長出來了。
原理:醋精和大蒜都有抗真菌的特性。
下面這位友友說睡眠不好,找不到問題。
留給大家讓個練習(xí)吧,大家在評論區(qū)說一下問題在哪里。
這個問題我前面講過很多遍了,如果看到這里還不會的,要么是前面看的太粗糙,要么是被業(yè)力糊住了眼睛。
要想打破業(yè)力,必須要有一顆堅決要改命的心,篤定的心。
還迷糊的友友,多問問自已的心,堅定嗎?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