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水仙在民間的聲望越來越高,朝堂上一場針對水仙的風(fēng)波卻在悄然醞釀著。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cè),山呼萬歲之聲剛落,余音尚在巍峨的殿宇間回蕩,殿內(nèi)的朝臣們對望著,一股讓人難以忽視的壓抑彌漫在空氣里。
昭衡帝端坐龍椅,明黃色的龍袍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冷色。
他眸光沉沉,看著階下的臣子,正準(zhǔn)備如常議政。
然而,未等馮順祥唱喏“有本啟奏,無本退朝”,位列文官之首的劉太傅,便手持玉笏,顫巍巍地出列,深深一躬。
“皇上!老臣有本,事關(guān)國體,關(guān)乎社稷安穩(wěn),不得不奏!”
劉太傅聲音蒼老,卻帶著一種沉痛的力量,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看到劉太傅出列的時候,昭衡帝的內(nèi)心難免想起了如今對外宣稱養(yǎng)病,實則被囚于坤寧宮的皇后。
他的眉心忍不住一皺,低聲道:“太傅有何事奏?”
劉太傅緩緩起身,突然提起了一樁舊事。
“皇上可還記得先皇在位時,那位出身宮婢卻憑借妖媚手段蠱惑君心,最終獲封皇貴妃,以致干涉朝政、引得前朝后宮烏煙瘴氣,險些動搖國本的馬氏?”
此一出,殿內(nèi)不少老臣臉色都變了變。
那確實是先皇朝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位宮女出身的妃嬪,備受先帝寵愛,最終恃寵而驕,甚至與朝臣勾結(jié),險些釀成大禍。
甚至,這位馬氏也曾經(jīng)想要讓先帝將皇位傳于自己的幼子。
如果不是當(dāng)時昭衡帝軍功赫赫,在朝野間取得了一派老臣支持,恐怕現(xiàn)在這皇位坐著的人,就是那皇貴妃的幼子了!
這,也是昭衡帝內(nèi)心深處一道不愿觸及的傷。
劉太傅見成功引起了眾人的回憶,聲音愈發(fā)沉痛,矛頭直指當(dāng)下:“皇上!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如今,宮中亦有一位皇貴妃,出身微賤,乃罪臣家生婢女!”
“然,其憑借手段,不僅代掌鳳印,權(quán)傾六宮,更借宮外義診之名,大肆收買民心,民間只知有皇貴妃,而不知有皇上者,亦不在少數(shù)!”
劉太傅是當(dāng)年輔佐還是皇子時的昭衡帝一路過來的,自然知道什么樣的話能讓一個帝王忌憚!
劉太傅痛心疾首道:“此等行徑,與昔日馬氏何異?長此以往,臣恐……臣恐妖妃之禍重演,國將不國啊!”
他話音未落,幾位早已串聯(lián)好的宗室老王爺也紛紛出列,你一我一語,或痛心疾首,或義憤填膺,無不圍繞著水仙的出身,以及如今“收買人心”的民間義診上面帶。
他們字字句句都企圖將禍國妖妃的高帽扣在水仙的腦袋上。
“皇上!皇貴妃出身卑賤,本就不該居于如此高位!”
“她借義診之名,行收買之事,其心可誅!”
“皇上,后宮干政,乃亡國之兆?。 ?
……
昭衡帝的臉色,隨著這些論,一點點沉了下去。
如果,他不曾與水仙同心,或許他真的會猜疑水仙。
但水仙的善良,是他看在眼里的。
昭衡帝雖信裴濟川,但身為帝王的他,也讓暗衛(wèi)暗中去民間醫(yī)館了解情況。
醫(yī)館不知暗衛(wèi)身份,說出的都是真心話。
他們沒想到這次宮里治疫如此及時,此次時疫兇險,若非皇上與皇貴妃反應(yīng)及時,恐怕疫病要在京城大面積傳播開來,到時候民不聊生
腦海里浮現(xiàn)此前重重,昭衡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豁然起身。
帝王之威如同實質(zhì)般壓迫而下,整個金鑾殿瞬間鴉雀無聲!
“放肆!”
昭衡帝的聲音帶著滔天的怒意,“劉太傅!諸位宗親!爾等食君之祿,不思為國分憂,反倒在此捕風(fēng)捉影,構(gòu)陷朕的妃嬪!”
他冷哼一聲,“皇貴妃仁德賢淑,心系百姓,推行義診,活人無數(shù),此乃大功德!”
昭衡帝先是肯定了水仙的貢獻,然后抬手一指下面的朝臣,冷聲呵斥。
“豈容爾等以卑劣之心妄加揣度!”
“至于出身?朕乃天子,朕說誰尊貴,誰便尊貴!何時輪到你們來質(zhì)疑朕的后宮,質(zhì)疑朕的子嗣之母?!”
他的目光,似是帶著鋒利的寒芒,狠狠掃過下方跪倒一片的朝臣,語氣森然。
“先皇舊事,與今日何干?若再有人敢以莫須有之事,污蔑皇貴妃,休怪朕不講君臣情面!”
劉太傅眸光巨震,他沒想到,向來不喜與先皇并提的昭衡帝,如今竟然一點都不在意了。
他究竟是多么相信那個賤婢
幸好,他還準(zhǔn)備了后手。
“報——!”
就在一片寂靜之時,昭衡帝的怒火被殿外太監(jiān)的通傳聲打斷。
太監(jiān)小步跑著沖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