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仙的特意授意下,皇后明里暗里的打壓并未傳到昭衡帝那邊去。
乾清宮,清心殿。
昭衡帝自病好后,移居這里處理政務(wù)。
原本寢殿的床榻需要經(jīng)過嚴格仔細的用具更換,防止病灶重燃。
清心殿里。
向來專心處理政務(wù)的昭衡帝,如今卻總是忍不住抬眸看向窗外。
從他這里,明明看不到禮和宮那邊,可他還是常常撂筆沉思,深沉的黑目看向水仙所在的方向。
殿內(nèi)今日燃著的并非龍涎香,麒麟銅爐里熏著的是清洌的松木香,試圖驅(qū)散時疫帶來的沉悶,卻驅(qū)不散帝王眉宇間凝結(jié)的憂色。
案幾上,前線軍報傳來袁馳羽小勝的消息,他也只是淡淡掃過,吩咐按例嘉獎,心思全然不在此處。
“馮順祥?!?
他不知今日第幾次放下朱筆,曾被朝臣贊稱“勤政”的昭衡帝,此時眉眼間卻透著掩飾不住的疲憊。
昭衡帝問,“禮和宮那邊……今日如何?”
馮順祥躬身,小心翼翼地重復(fù)著皇后那邊傳來的話:“回皇上,皇后娘娘方才派人來回話,說皇貴妃娘娘病情……尚算穩(wěn)定,只是時疫纏身,需靜心休養(yǎng),不便打擾?!?
“皇貴妃那邊呢?”
“聽露來稟,說一切都好。”
聽見聽露兩個字,昭衡帝的眸光柔和了些。
他心知聽露等人是水仙所信任的,不會亂說。
不過,對水仙的擔憂,并未因這些零碎稀散的消息所緩解。
昭衡帝低聲對馮順祥道:“朕要的是確切消息……她今日進了多少食?喝了多少藥?不知道咳得可還厲害?”
馮順祥早知昭衡帝對水仙在意,不過他早問了,可無論是皇后那邊,還是水仙那邊,都沒有個確切信息。
“皇后娘娘只說需靜養(yǎng),詳細情形,并未……并未多。”
馮順祥說出來,只覺得自己處理不好,慚愧地低著頭。
昭衡帝沒有為難馮順祥,他只說馮順祥繼續(xù)去問。
緊接著,昭衡帝揮退馮順祥,獨自一人立于窗前。
寒月清冷,映照著他孤峭的身影,今夜的相思,比夜色還濃。
遠遠的,負責(zé)呈上綠頭牌的小太監(jiān)抻著脖子看了他一眼。
顯然,皇上今日又沒翻牌子的心情,他就不去他面前觸這個霉頭了……
小太監(jiān)縮了縮腦袋,甩了下因寒夜而冰冷的手。
昭衡帝已經(jīng)許久未召幸過其余妃嬪,如今乾清宮滿宮上下,只有他的事情最少,最悠閑。
昭衡帝不知道負責(zé)呈上綠頭牌的小太監(jiān)竟有這般心思,他的心被水仙占據(jù)。
仙兒,你究竟如何了?
他在心中無聲地問。
明明是在看窗外的明月,可眼前仿佛浮現(xiàn)一抹纖細卻堅韌的身影。
水仙,已成了他此刻唯一的牽絆。
就在昭衡帝心緒不寧之際,一名慈寧宮的小太監(jiān)連滾爬爬地沖到清心殿外。
小太監(jiān)哭喊著稟報:“皇上!皇上!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病情急轉(zhuǎn)直下,嘔血不止,太醫(yī)說……說恐是……恐是不好了!”
昭衡帝臉色驟變,倏然收回目光,緊盯著來報的小太監(jiān)。
他對太后偏袒蕭翊瑞的行為深惡痛絕,但孝道如山,人倫大義面前,他身為天子,更不能置身事外。
昭衡帝無暇多想,立刻起身,擺駕慈寧宮……
……
慈寧宮從里到外透著濃重的藥氣。
皇后早已候在殿外,一見圣駕,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未語淚先流。
只見她眼眶紅腫,儼然一副憂心婆母,心力交瘁的孝媳模樣。
“皇上!您可來了!”
她哽咽著,用手帕拭淚。
“母后她……午后就突然不好了,嘔血昏厥,太醫(yī)們都束手無策……臣妾,臣妾真是怕極了……”
她一邊哭訴,一邊不著痕跡地抬眸,暗暗觀察著昭衡帝的神色。
昭衡帝凝眉聽著太醫(yī)的稟報。
太醫(yī)說,太后年事已高,此番時疫來勢兇猛,病情反復(fù)也在情理之中。
太醫(yī)所能做的,也只是盡全力救治,希望太后吉人有天相,能度過這一劫。
這番話,顯然不是什么好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