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珠覺得,首先要把秦嶺的知識告訴大家。
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知識的概念,叫秦嶺中線。秦嶺中線是一條以徒步旅行而產(chǎn)生的名詞,這是一條東西貫穿的線路,中線以北,氣候反而較為溫和,中線以南,每天之間的氣候變化更快。
其實,北側(cè)的四條古道,都已經(jīng)越過了秦嶺的中線,漢中城雖然被秦嶺包圍在其中,但漢中城,屬于秦嶺中線以南。
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是漢中城,指的是漢中市的城區(qū),也可以稱為老漢中,指的是今天的漢臺區(qū),古稱南鄭(不是今天的南鄭區(qū)),在秦武公時期所設(shè),一度被楚國占領(lǐng),我們故事前兩章的主角司馬錯,在率領(lǐng)軍隊平蜀的時候,順手就把南鄭給拿了回來。
從地理位置來看,舊時的南鄭,今天的漢臺,是屬于秦嶺中線以南,但是今天的漢中市所轄的最北的留壩縣,留壩縣最北端的、在玉皇廟鎮(zhèn)和留候鎮(zhèn)的北側(cè)地帶,則屬于秦嶺中線以北。
這很繞腦袋,就要講邏輯了。秦嶺中線可以看作是科學(xué)與地理上的意義,雖然產(chǎn)生于徒步線路,
古道的意義,則是古代的商業(yè)、軍事價值。
對了,我們剛才說了,秦嶺人是迷信的,每支私人旅行團人員的數(shù)量,一定不能超過秦嶺古道的數(shù)量。
秦嶺古道的數(shù)量是七條,剛才說的是漢中向北方向的北道,漢中以南方向,還有三條古道,漢中占據(jù)著漢中盆地和秦嶺古道的中軸線,漢中通往巴中的古道,這是米倉道。
米倉古道的特點是北段極陡峭,南段則緩和了許多,另外還有一個特點是,米倉道有很多條支線。米倉道如同樹干,生出許多的樹枝。
米倉道以東,是洋巴道,北至石泉,南方連接了四川、重慶與湖北西部。洋巴道與北側(cè)的子午道連在一起,有時候,我們會把洋巴道和子午道統(tǒng)稱為荔枝道,它是通往西安城的重要運輸路線。
米倉道以西,是我們故事開頭所提到的金牛道,司馬錯平蜀時,就開鑿了金牛道。金牛道從漢中市的勉縣直通成都,一路上過寧強縣、朝天門、廣元市劍門關(guān),直接打到了成都。著名的定軍山,就位于金牛道的北段。
“因為秦嶺之中的古道是七條?!眳侵榈卣f道,“所以,我們養(yǎng)成的習(xí)慣時,連我在內(nèi),帶的隊員人數(shù)不能超過七個。說實話……”
說實話,吳珠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在八月三十日的晚上,她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不能超過七個。
一旦超過七個,一定會出事。
就在介紹這當口,有位個頭最高的大哥,他是整支隊伍里,唯一在登山?jīng)_鋒衣里面,罩上一件牛仔襯衣的,沖鋒上衣被拉開,襯衣被露了出來,顯得很帥的模樣。
“我記得,還有一條吧?就是三國時鄧艾偷襲蜀國的那條古道,叫做什么陰平小道的?”
襯衣哥說的沒有錯,還有一條陰平古道。
“鄧艾走的這條道,從頭到尾都不算是完整的道路,因為他率領(lǐng)軍隊通過的時候,有時登山或涉水,沒有使用工兵對路面進行平整,而且,我說陰平古道不完整,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眳侵檎f道。
在漢中以北四道之中,陳倉道是最西側(cè)的古道,陳倉道在甘肅繞了個彎。在陳倉道的西南邊緣,那兒就是陰平古道的所在地。陰平道長大約265千米,北起甘肅隴南市的文縣,南至四川的江油。陰平道穿越的是甘肅東南與四川西北交界的岷山,這不屬于秦嶺的山系,而屬于橫斷山脈。岷山的走向與秦嶺的東西走向不同,它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山壁陡峭。
所以,陰平古道不屬于秦嶺的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