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喜悅和保密的緊張感尚未完全散去,第二天一早,杜遠又搞出了新動靜。
他當著杜老漢和幾位聞訊趕來的村老的面,從炕席底下神秘兮兮地抽出一塊磨得還算平整的木板。木板上,用燒黑的木炭條,畫著一幅結(jié)構(gòu)奇特、線條卻清晰無比的圖畫——正是大名鼎鼎的曲轅犁!
“爺爺,各位叔伯,”杜遠將木板立在桌上,小臉上滿是認真,“仙種雖好,但地要種得多,種得深,才能收得多。靠咱們現(xiàn)在用的直轅犁,費力不說,效果還差。這是河神傳授的‘仙犁’,名叫曲轅犁!”
眾人湊上前,看著那從未見過的彎曲犁轅、精巧的犁評和犁建等結(jié)構(gòu),面面相覷,眼中既有好奇,也有疑惑。這犁看起來比直轅犁復雜多了,真能好用?
杜遠知道空口無憑,便開始指著圖紙講解:“諸位請看,這犁轅是彎的,這樣轉(zhuǎn)彎就靈活,不用像直轅犁那樣非得掉頭;這里有個可以活動的機關(犁評),能調(diào)節(jié)耕地的深淺;還有這個犁壁,能把翻開的土塊破碎、翻轉(zhuǎn),更能保墑滅蟲……”
他用盡可能淺顯的語,將曲轅犁省力、高效、深耕的優(yōu)點一一道來。這些都是歷史上證明了的,足以引發(fā)農(nóng)業(yè)革命的工具。
若是在一個月前,杜遠拿出這東西,大家只會當小孩子的涂鴉。但經(jīng)過昨晚那堆成小山的紅薯玉米的震撼教育,現(xiàn)在杜遠在村民眼中,那就是閃著金光的“小神仙”!他說的話,畫的圖,那都是帶著“仙界智慧”的!
村里唯一的木匠杜老五,瞇著眼睛仔細看了半天圖紙,越看眼睛越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啊!這結(jié)構(gòu)!這彎曲!真是……真是巧奪天工!遠哥兒,不,仙童!這真是仙界用的犁?”
杜遠矜持地點點頭:“正是。河神,此犁一人一牛,一日可耕地三畝有余,且比直轅犁省力數(shù)倍?!?
“三畝?!”眾人再次被這個數(shù)字驚到了。現(xiàn)在的直轅犁,兩頭牛拉,一天能耕一畝半就算不錯了!
這下,再無人懷疑。昨晚是仙種,今天是仙犁,杜家村這是要發(fā)達??!
杜老漢激動得胡子都在抖,當即拍板:“好!遠兒,你說咋辦,咱們就咋辦!全村都聽你的!”
杜遠聽大家心意都一樣,當即也不客氣,開始發(fā)號施令:“五爺爺,您是木匠,這犁身木工部分,就全靠您了!需要什么木料,您說話。”
杜老五挺起胸脯:“仙童放心,老漢我就是不吃不睡,也把這仙犁給您做出來!”
“光有五爺爺一個人不夠,”杜遠看向眾人,“需要人手幫忙砍樹、搬運、打磨。而且,這犁的關鍵部位,比如犁鏵、犁壁,需要用鐵打制,咱們村沒有。需要到長安城里鐵匠鋪里打制”
杜老漢立刻接口:“鐵器的事,我來辦!我親自帶人去長安城買!”他知道這東西緊要,必須可靠的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