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其上方約一米五高度,則是一個同樣被鐵柵欄封住、
但明顯更大、呈拱形的、積滿厚厚油污灰塵的廢棄壁爐回風口
(百樂匯早期使用壁爐供暖,后改集中供暖,此口廢棄)。
兩個口子都被鐵柵欄焊死,柵欄縫隙狹窄,連小孩都鉆不過去。
cid探員之前只是粗略檢查了地面和柵欄表面,確認無人為破壞痕跡便未深入。
“doctor,這些口子都被焊死了,里面全是陳年積灰和蜘蛛網(wǎng),不可能藏人…”
布雷蒙探長的話說到一半,被林一鑷子尖端夾著的那粒微小晶體碎片吸引了目光。
林一將那粒碎片極其小心地放入一個特制的、帶有強力放大鏡觀察窗的微型證物玻璃皿中。
他舉起玻璃皿,對著強光。
燈光下,那碎片呈現(xiàn)出高透明度、棱角分明、
邊緣銳利、內(nèi)部折射率極高(目測大于1.6)的特征!
碎片表面還沾染著極其微量的、暗紅色的干涸物質(zhì)(血跡?)和灰黑色粉塵(石粉?)。
“高折射率棱柱狀透明晶體碎片,”
林一的聲音如同冰冷的解剖刀,
“初步判斷為光學玻璃或人造水晶材質(zhì),常見于高級鏡頭、
棱鏡、單面反光鏡、香水噴霧器噴嘴或…特定切割工藝的寶石棱面?!?
他刻意在“寶石棱面”上加重了極其微弱的語氣。
布雷蒙探長瞳孔猛地一縮!寶石?!“印度之星”?!
林一放下玻璃皿,目光重新聚焦在那片被帆布簾子半遮的墻壁區(qū)域。
他的大腦如同超級計算機般高速運轉(zhuǎn),整合所有信息流:
1.血跡中斷點位置:拖拽痕跡在通道內(nèi)三米處中斷(c4點,被標記)。
中斷點前方正對廢棄壁爐回風口及下方檢修口;
2.碎片發(fā)現(xiàn)點:高折射率玻璃碎片發(fā)現(xiàn)于c3撞擊點石粉褶皺中!
證明撞擊發(fā)生時,有此類物品破碎,碎片被強力擠壓嵌入石粉,
結合阿翠職業(yè)特性,香水噴霧瓶破碎可能性極高,
但碎片形態(tài)尖銳棱角分明,更接近棱鏡或鏡頭切割工藝而非普通香水瓶的弧形玻璃;
3.異常痕跡:林一的目光銳利如鷹,穿透帆布簾子的縫隙,
精準鎖定在廢棄壁爐回風口下方那布滿灰塵油污的鐵柵欄底部邊緣,
那里,有幾道極其細微、幾乎被灰塵掩蓋的、平行排列的、嶄新的金屬刮擦亮痕,
刮痕方向垂直向下!像是某種堅硬物體(如撬棍尖端)在極短時間內(nèi)、
以極小角度快速刮擦柵欄底部鐵條留下的,痕跡極新,絕非陳年舊痕;
4.關聯(lián)信息:韓笑從侍者杰克處獲得的關鍵情報——
阿翠被競爭者瑞秋(rachel)以“賠罪”名義誘騙喝下可能加料的香檳,
時間點位置吻合,動機明確,香水瓶破碎與暴力拖拽關聯(lián),高折射率碎片出現(xiàn);
5.邏輯悖論:兇手在如此短時間、在警方即將封鎖現(xiàn)場的極度高壓下,
將一個大活人(或尸體)從焊死的柵欄口轉(zhuǎn)移出去?
幾乎不可能!痕跡中斷點前方是死路(防火門已被封鎖檢查),
那么,受害者(或關鍵物證)最可能藏匿之處——就在這中斷點前方的封閉空間內(nèi)!
“壁爐回風口?!?
林一的聲音如同最終宣判,冰冷地指向那片被灰塵覆蓋的拱形鐵柵欄。
“兇手利用了廢棄結構,柵欄焊死是假象,底部有新鮮暴力撬動痕跡。
內(nèi)部空間足夠藏匿一人,檢查口下方地面灰塵有異常擾動。”
未完待續(x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