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
京城的街頭巷尾,接連貼出十多張告榜。
榜文一張接一張,如同烈火點燃了干柴。
排名第一的就是“永不增賦!”
緊接著就是,成國公一系勛貴,操弄京營,圖謀不軌,削爵抄家,夷滅三族。
然后就是二十一衛(wèi)和京營叛亂,由新任的提督曹文詔率軍平定,全軍伏誅。
國子監(jiān)生忘祖訓(xùn)、失風(fēng)骨,忠奸不辨、貪墨成風(fēng),自此剝奪特權(quán),與民同列。
錦衣衛(wèi)、東廠、禮部即刻進駐國子監(jiān),清掃蛀蟲,還朗朗乾坤于天下學(xué)子!
……
從未有過的陣勢。
把何人所犯何罪,如何處置,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與其說這是告榜,不如說這是皇帝對百姓的尊重。
皇帝要讓百姓知道,他們并非螻蟻韭菜,而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和基石。
他們有知情權(quán)。
將來也會有話語權(quán)。
人們圍觀、低語,卻又莫名生出熱血。
這一刻,京中百姓甚至盼著敵軍能打到城下,好讓自己有機會為這位皇帝拼命。
夜色未深,告榜之事便從京師傳出,沿著驛道向四方蔓延。
不久大明疆土之上,家家戶戶都會知曉。
皇帝在清君側(cè),在為天下清污。
這等告榜是不合祖制,不合規(guī)矩的。
但此刻又有誰敢直諫?
若真有人執(zhí)意死諫,皇上必然成全他那一腔忠烈。
于是,錦衣衛(wèi)、東廠、五城兵馬司、刑部、大理寺等同時動了。
刑部、大理寺提人問罪;
錦衣衛(wèi)、東廠奉旨抄家;
五城兵馬司監(jiān)視全程。
抄沒之物,金銀堆積如山,車馬絡(luò)繹不絕盡數(shù)運入皇宮內(nèi)庫。
眾人皆知,此番動靜必將血流成河,多少權(quán)貴的頭顱要在午門墜地。
但此刻的京城百姓,卻是前所未有的沸騰。
每抄一戶,便有無數(shù)人拍手叫好。
先是唾罵奸佞蛀蟲,繼而爆發(fā)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這世間論掌控人心,無人能與崇禎比肩。
和百姓歡呼雀躍不同,朝臣大多惶恐至極。
但他們不敢。
可并不包括黃道周。
明亡之際,那個明知不可為還毅然決然組織抵抗的扁擔(dān)軍統(tǒng)領(lǐng)黃道周。
此刻他正站在御書房內(nèi)與崇禎對峙。
“陛下真要如此大動干戈?
若如此行事,京中官員必去半數(shù),外省波及更廣。朝政何以為繼?”
崇禎批閱奏折的手未停。
“朝臣之腐,如身中毒癬。挖之則痛,不挖則亡。
朕不懼痛。
黃卿,可明朕之決心?”
黃道周沉默片刻,俯首叩地。
“臣明白,但官員若盡誅,朝中之缺又當(dāng)何補?”
崇禎合上折子,語氣平靜如常。
“朕欲提前開科舉?!?
黃道周抬頭,瞬間變色。
“大明科舉鄉(xiāng)試三年,會試殿試皆有定期。若提前,實難成事?!?
崇禎擺手打斷。
“朕所提前,非是提前日期……而是改制。”
“改制?”
“凡院試及格者,皆可赴京。朕親自監(jiān)考。”
黃道周怔住。
這意味著越過鄉(xiāng)試與會試,直接以皇帝之手取士。
這不是提前,這是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