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來使,”扶余慈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貢賦之事,我等正在竭力籌措,但眼下確實艱難,請寬限些時日。
至于出兵協(xié)助……并非本王不愿,實是營中疫病流行,恐傳染貴部,且士卒疲憊,難堪大任。
不過,為表誠意,本王愿提供三十副皮甲,五十斤鹽,作為資助?!?
這是無奈的妥協(xié),也是爭取時間的策略。三十副皮甲和五十斤鹽,對他們來說也是寶貴的物資,但比起出動一百壯丁和更多貢賦,已是大大減輕了負擔。
使者帶著不滿離去后,營中氣氛壓抑。所有人都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松浦家的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王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必須盡快找到穩(wěn)定的糧草來源,或者……另尋靠山!”一名老成持重的部將憂心忡忡地說道。
扶余慈何嘗不知?他目光投向東方,那里是筑紫家的方向。
派往筑紫家的探子回報,筑紫家對松浦家近年來的擴張早已不滿,對“大唐郡王”的到來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興趣,但態(tài)度曖昧,尚未有實質性接觸。
“或許,是該主動一些了?!狈鲇啻刃闹邪碘狻?
就在他籌劃如何與筑紫家建立更直接聯(lián)系時,一個意外的事件,加速了局勢的發(fā)展。
一伙約三四百人的海盜,乘著幾艘破舊的小船,襲擊了松浦家控制下的一處沿海漁村,燒殺搶掠。
松浦弘信聞訊大怒,親自率軍前去圍剿,卻因地形不熟和海盜的狡猾,反中了埋伏,損失了一些人馬,被困在了一處海灣。
消息傳到“濟州”,部將們反應不一。
有人覺得這是天賜良機,正好讓松浦家吃點苦頭;也有人認為,若松浦弘信真出了事,松浦家必然震怒,可能會遷怒于他們這些“外來戶”。
扶余慈卻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既能展示力量、又能緩和與松浦家關系,甚至可能借此與筑紫家搭上線的機會。
“點齊兩百精銳,攜帶強弓勁弩,隨我出發(fā)!”扶余慈下令。
“王爺,您這是要……”部將驚疑。
“去‘幫’松浦弘信一把。”扶余慈眼中閃過一絲算計,“記住,我們是去‘解圍’,不是去搶功。要讓松浦家的人看清楚,我們這支‘喪家之犬’,是有獠牙的,但這獠牙,暫時還可以為他們所用?!?
當扶余慈率領兩百名甲胄鮮明、隊列嚴整的部眾出現(xiàn)在被困海灣外圍時,正在苦戰(zhàn)的松浦家武士們都驚呆了。
這些百濟遺民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裝備精良,尤其是那些制式統(tǒng)一的唐軍弩箭,在精準而密集的射擊下,對缺乏有效甲胄防護的海盜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扶余慈沒有貿(mào)然突進,而是指揮部隊占據(jù)有利地形,用弓弩遠程覆蓋,逐步壓縮海盜的活動空間。
他親自指揮,戰(zhàn)術靈活,與松浦家殘兵里應外合,很快扭轉了戰(zhàn)局。
海盜頭目見勢不妙,企圖乘船逃跑,卻被扶余慈早已安排好的、駕著小船繞后的精銳截住。一場短兵相接的激戰(zhàn)后,海盜頭目被陣斬,余眾或死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