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其規(guī)模和文明程度,這應(yīng)該是一個隸屬于某個地方豪族的“部民”村落。
“王爺,怎么辦?強攻嗎?”一名部將低聲問道,眼中閃過一絲掠奪的渴望。他們太需要糧食和物資了。
扶余慈凝視著下方平靜的村落,心中急速盤算。
強攻或許能拿下這個村子,獲得急需的補給,但必然會暴露他們的存在,引來此地豪族的報復。他們初來乍到,根基未穩(wěn),貿(mào)然樹敵實屬不智。
他想起了王璡的提示——“百濟與倭國往來已久”,“倭國貴族中亦有心向百濟文化者”。
一個念頭在他心中升起。
“不,”扶余慈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我們不是來劫掠的流寇,我們是來此‘歸義’,建立基業(yè)的!傳令下去,收起兵器,打起本王的大唐郡王旌旗!隨我……前去拜會!”
這個決定大膽而冒險。部將們面面相覷,但見扶余慈態(tài)度堅決,只得依令行事。
當扶余慈一行打著雖然有些破損、但依舊能看出規(guī)制的唐軍旗幟和“歸義郡王”的號旗,以一種看似從容實則內(nèi)心緊繃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村口時,整個村落頓時陷入了一片恐慌。
村民們驚恐地聚集起來,男人們拿起簡陋的武器,婦女兒童躲回屋內(nèi),充滿敵意和恐懼地看著這群甲胄鮮明、隊列森嚴的不速之客。
扶余慈示意隊伍停下,自己僅帶著兩名通譯上前幾步。他努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平和,通過通譯高聲喊道:
“我等乃大唐皇帝親封歸義郡王麾下!郡王奉大唐皇帝旨意,渡海而來,欲在此地與諸族和睦共處,建立邦誼!并無惡意,請村中主事者出來說話!”
“大唐?”“郡王?”這些詞匯顯然對村民來說過于遙遠和震撼。他們交頭接耳,驚疑不定。
過了好一會兒,一個須發(fā)花白、穿著稍好一些麻布衣服的老者,在一個壯碩男子的護衛(wèi)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出人群。
他打量著扶余慈身上雖然倉促但形制華貴的郡王袍服,又看了看那面醒目的旗幟,渾濁的眼中充滿了敬畏和困惑。
通過結(jié)結(jié)巴巴的通譯,扶余慈了解到,這個村子屬于一個名為“松浦”的家族勢力范圍。
松浦家是盤踞在九州西北沿海一帶的地方豪族,以控制貿(mào)易和海上力量著稱,對倭國朝廷時叛時附,擁有相當?shù)淖灾螜?quán)。
老者表示,他需要立刻向松浦家的“地頭”匯報。
扶余慈沒有強求,反而表示愿意在此等候,并送上了一些隨身攜帶的、在大唐看來普通但在當?shù)亟^對算得上珍品的絲綢和瓷器作為“禮物”,以示友好。
這一手果然起到了效果。老者的態(tài)度明顯緩和了許多,連忙派人火速前往松浦家的居城報信。
等待的時間里,扶余慈命令部下在村外空地扎營,嚴禁騷擾村民,并拿出部分攜帶的鹽塊與村民交換了一些新鮮蔬果。這種克制的態(tài)度,進一步緩解了雙方的緊張關(guān)系。
兩天后,松浦家的地頭,一個名叫松浦弘信的中年武將,帶著百余名裝備明顯精良不少的武士趕到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