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頗為蹊蹺。這老婦在此敏感時刻前來,又持奇異信物,恐與新羅內(nèi)變有關(guān)。”
李承乾目光一凝。他立刻想起了之前與新羅的盟約,以及金塵那份尋求支持的信件。難道……金塵的“暴斃”另有隱情?
“帶那老婦,和那枚玉佩,秘密來見孤。”李承乾沉聲下令,“小心行事,勿要聲張?!?
片刻后,在老宮女被仔細(xì)搜查、確認(rèn)沒有危險品后,她被帶到了李承乾書房隔壁的一間僻靜廂房。
當(dāng)她看到眼前這位身穿常服、卻氣度不凡的年輕貴人時,雖然不確定其具體身份,但那久居上位的威儀讓她明白,這必定是極其重要的人物。
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雙手顫抖地捧著那枚玄鳥玉佩,高高舉過頭頂,用夾雜著新羅語和新羅口音漢話的破碎語,泣不成聲:“貴人……救命!救救我家公主!救救新羅啊!”
李承乾使了個眼色,王玄策上前,小心地接過玉佩,仔細(xì)檢查。
很快,他發(fā)現(xiàn)了玉佩的隱秘夾層,從中取出了那卷以特殊藥水書寫的絲帛。
絲帛被呈到李承乾面前。
在老宮女的提醒下,用特制的藥水輕輕涂抹,字跡逐漸顯現(xiàn)。
隨著閱讀的深入,李承乾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眉頭緊緊鎖起。
信中,金恩靜以悲慟而克制的筆觸,詳細(xì)描述了高挽等人如何發(fā)動宮廷政變,殺害王兄金塵,屠戮金氏王族,并逼迫她成為傀儡,甚至強逼她下嫁高挽之子以鞏固權(quán)力。字里行間,充滿了血淚與絕望。
更重要的是,金恩靜在信中并非一味哭訴自身悲慘,而是敏銳地指出了高挽等貴族對大唐的潛在威脅,強調(diào)其掌控新羅后可能陽奉陰違,破壞大唐在東方的戰(zhàn)略布局,甚至可能與高句麗等暗通款曲。
她將自己和新羅的命運,完全寄托于大唐太子李承乾的“舊誼”與“天下公義”之上,懇求他施以援手,撥亂反正。
“……恩靜一介弱質(zhì),命如草芥,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然,念及先王遺志,新黎民之望,大唐東方之安寧,不得不冒死上陳?!?
“……殿下若念舊誼,懷天下,肯伸援手,則新羅上下,必永感天恩,誓死效忠……此信若達,便是恩靜再生之日,亦是大唐得一直正忠仆之時……”
信末的落款,是“孤臣孽女金恩靜泣血頓首”。
放下絲帛,李承乾久久沉默。書房內(nèi)只剩下老宮女壓抑的啜泣聲。
他仿佛能看到,在那飄雪的新羅王宮中,一個失去所有親人的少女,在仇敵的環(huán)伺下,是如何強忍著恐懼與悲憤,寫下這封字字泣血的求救信。
那枚玄鳥玉佩,不僅是信物,更是她兄長臨終前給予她的、唯一的生機與期盼。
“高挽……好一個‘撥亂反正’!”李承乾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他之前就對高挽等新羅貴族勢力的坐大有所警惕,卻沒想到其動作如此迅猛酷烈,直接顛覆了王權(quán)。
王玄策在一旁也看完了信件內(nèi)容,低聲道:“殿下,此事關(guān)系重大。高挽此舉,形同篡逆,若讓其得逞,我大唐在新羅的影響力將一落千丈,東方屏障恐生裂痕。
金恩靜公主的求救,于公于私,我們都需慎重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