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著錯落有致的工坊,手上撫著陌刀冰冷的刀身,指節(jié)因用力而微微發(fā)白。
良久,他深吸一口氣,那氣息帶著工坊特有的灼熱與鐵腥味,沉聲道:
“承乾,你與青州上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猛地轉身,目光灼灼,如同發(fā)現(xiàn)了絕世瑰寶,“此等利刃,正當充實武庫,壯朕玄甲!
這一千把陌刀,朕全要了!即刻裝箱,還有你這匠人工坊,隨朕御駕一同運返長安!”
“啊?父皇……全……全部?”李承乾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饒是他心性沉穩(wěn),此刻也差點失態(tài)。
高句麗戰(zhàn)事剛歇,朝廷耗費巨大,李世民這開口就要把青州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全搬回長安?
這簡直是……前方剛打完仗,后方就來清倉啊!
再者說,遼東還打仗呢,合著你李世民就是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開創(chuàng)人唄?
他辛辛苦苦,剛建立起一點生產(chǎn)基礎,這一下就要被連根拔起?
后續(xù)的計劃、對青州本地府兵的承諾怎么辦?
李世民正沉浸在獲得神兵利器的興奮中,見兒子這般反應,眉頭一皺,不悅道:“嗯?怎的?朕凱旋還朝,禁軍換裝,以此等利器彰顯國威,震懾不臣,有何不妥?”
李承乾心中叫苦不迭,臉上卻不得不擠出恭敬的笑容,硬著頭皮拱手:“父皇明鑒,為禁軍換裝,兒臣豈敢有二話?只是……只是這陌刀坊初建,產(chǎn)能雖有所提升,但原料、人力、流程皆在磨合。
這一千把已是傾盡目前所有庫存及未來半月之全力。
若盡數(shù)調走,青州防務暫且不說,此新型生產(chǎn)體系甫一運轉便竭澤而漁,恐傷其根本,不利于后續(xù)持續(xù)為大唐鍛造更多利器啊父皇!”
他頓了頓,偷眼瞧了瞧李世民的臉色,見皇帝面沉如水,但并未立即發(fā)作,心一橫,伸出三根手指:
“父皇,三百把!兒臣即刻調撥三百把精品陌刀,并附上專用維護器具及操典一冊,先行運抵長安,必不誤父皇犒賞功臣,耀武國門!”
“三百?”李世民聲調揚起,顯然極不滿意,“朕之禁軍,南北衙諸多勁旅,三百把陌刀,如何夠分?至少八百!”
“父皇!青州亦處要沖,海防陸防皆需倚重,且新法生產(chǎn)尚需樣本參照以改進工藝……五百!
五百把是兒臣能拿出的極限了,余下五百把,兒臣保證,兩月之內,必定如數(shù)運往長安!”李承乾感覺心在滴血,但不得不爭。
李世民盯著兒子,見他臉色真摯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肉痛,再想到剛才巡視時所見,這工坊雖高效,卻也看得出是初具規(guī)模,確實不宜一次性抽空。
他沉吟片刻,像是做出了極大讓步,帶著幾分不情愿的語氣:
“罷了!看在你一片公忠體國,且這工坊維系不易的份上……六百……不,五百就五百!但兩月之后,朕要看到另外五百把,一把也不能少!
還需配足備用刀鐔及維護工具!”他終究還是自己往下抹了一百把,但加上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