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成踉蹌一步,扶住欄桿才穩(wěn)住身形。他望著西岸依舊旌旗招展的唐軍大營,仿佛看到了李靖那深邃而冷靜的目光。
南線潰敗,糧道被斷,軍心動搖……這遼水防線,已然名存實亡。
他仿佛已經(jīng)聽到,來自南北兩線的大唐鐵騎,即將對高句麗形成的合圍之聲。
平壤的宮殿,似乎也開始搖晃。這場國運之戰(zhàn),從這一刻起,天平已徹底向大唐傾斜。
而高句麗方面,從一開始對唐軍“勞師遠征”的輕視,到接連失利后的震驚與憤怒,再到此刻糧草被焚后的絕望與恐慌,其心態(tài)的演變,正是這場戰(zhàn)爭殘酷性的真實寫照。
“糧草被焚”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軍中迅速蔓延,原本還算嚴整的軍營,此刻彌漫著一股壓抑不住的恐慌與絕望。
士兵們竊竊私語,軍官們臉色惶惶,望向中軍大帳的眼神充滿了不安。
高延成強撐著幾乎要垮掉的身體,他知道,此刻自己絕不能倒下。
一旦主將顯露出絲毫頹喪,這十五萬大軍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肅靜!慌什么!”高延成猛地拔出佩刀,狠狠劈在身前的案幾上,木屑紛飛。
他環(huán)視帳內(nèi)面如土色的將領(lǐng)們,聲音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糧草被焚,固然是重大損失,但我軍尚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各軍立即清點隨身攜帶的干糧,統(tǒng)一調(diào)配,優(yōu)先保證守河士卒!后方國內(nèi),莫離支絕不會坐視不理,援軍和新的糧草定在途中!”
他必須給這支瀕臨崩潰的軍隊一個希望,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傳令下去!”高延成目光灼灼,“嚴守陣地,半步不退!告訴將士們,我們多堅守一日,平壤就能多一日時間調(diào)集援軍,就能為南線反擊侯君集爭取時間!
高句麗的存亡,就在我等肩上!誰敢擅離職守,動搖軍心,立斬不赦!”
在高延成的高壓和鼓動下,瀕臨崩潰的防線被暫時穩(wěn)定下來。
高句麗士兵們懷揣著對援軍的渺茫希望,以及對軍法的恐懼,重新握緊了手中的兵器,面對著西岸虎視眈眈的唐軍。
他們開始挖掘更深的壕溝,加固營壘,收集一切可以果腹的東西,準(zhǔn)備進行一場絕望的堅守。
西岸,唐軍大營。
李靖很快便通過斥候得知了高句麗軍糧草被焚,卻并未立即崩潰,反而收縮防線,擺出死守姿態(tài)的消息。
“困獸猶斗,其勢雖哀,其心猶烈?!崩罹皋垌毘烈?,“高延成是想拖延時間,等待轉(zhuǎn)機?!?
契苾何力抱拳請戰(zhàn):“大將軍,敵軍糧草已失,軍心惶惶,正是我軍總攻良機!末將愿為前鋒,必破敵陣!”
阿史那社爾也道:“是啊,大將軍,我軍士氣正盛,一鼓作氣,必可踏平敵營!”
李靖卻搖了搖頭,目光深邃:“強行總攻,縱然能勝,我軍傷亡亦必慘重。高句麗人如今如同繃緊的弓弦,我等若猛力去扳,弦必斷,但亦可能傷手。不若……讓其自己崩潰?!?
他下令道:“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你二人繼續(xù)率部輪番佯攻,保持高壓,但不必傾盡全力,以疲敵、擾敵為主。
另,多派嗓門洪亮之士,于陣前喊話,告知高句麗士卒蓋牟城糧草已焚,援軍無望,投降者免死!”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