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吃完飯,午休了一會,便被他爸張建軍叫出來接客了。
同村的爺爺輩人物,一個個都來了。
張道陵一直微笑,爺爺爺爺叫個不停,就是他掛在墻上的親爺爺,也沒有過這種待遇。
隨后便是鄰村的叔伯輩,就連一些外出打工的張家表親都來了。
唯獨缺席的,就是張道陵的二叔,他現(xiàn)在依舊在醫(yī)院,沒有出院。
傍晚的時候,村長和支書也來了。
他們見到張道陵便夸獎他是一個好孩子,張道陵不知道說什么,只能坐在一旁陪笑。
從他們的談中,張道陵卻聽到了兩個字“祭祖”!
他原本以為只是辦個普通的升學(xué)宴,大家熱鬧熱鬧,沒有想到竟然要祭祖。
這可讓他的心臟怦怦直跳,難道華夏男人最夢寐以求的一句話要來了?
族譜單開一頁。
這意味著你享受和列祖列宗一樣的待遇,你就是你這個分支的祖宗,你的后人都都只祭拜你。
爭的是名望二字,爭的是香火二字。
張道陵直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沒有睡著,心里忐忑不安。
就連當(dāng)初盜取貪官那兩千萬現(xiàn)金的時候,他都沒有如此焦慮。
但后來他就釋然了。
村里根本就沒有過族譜,更談何單開一頁呢?
張道陵自嘲一般,略顯失望地閉上了眼睛。
天剛剛亮,外面便熱鬧起來,殺豬宰羊,就連新鮮的大牛頭都備了一顆。
大圓桌在揚場擺了整整二十桌。
同姓的張家兒郎基本上都到了,就連村里過年才會搬出來的牛皮大鼓都被人抬了出來。
上午八點八分。
隨著鼓聲響起,排好的隊伍開始向村子?xùn)|面的寺廟進發(fā)。
張道陵戴著一朵大紅花走在隊伍前面。
敲鑼打鼓,放著鞭炮,抬著豬牛羊三牲,浩浩蕩蕩地上了村里的那所破舊廟宇。
村里輩分最大的老爺爺代表張家上香。
上香完畢,磕頭行禮。
鼓聲、鞭炮聲漸漸停歇。
全部人的目光都看向顫顫巍巍的老爺爺。
“張姓兒郎們,大家好!今天咱們在廟宇前祭祀先輩,祝我張家繁榮昌盛,生生不息。
張家在十里鄉(xiāng)也算是個大姓,在各個村落都有人居住生活。
可數(shù)十年前,我張家要比現(xiàn)在繁榮十倍百倍。
緣何至此???
緣何至此!
都怪那天殺的小鬼子,毀我宗廟,燒我族譜,殺我族人,無惡不作,張家血脈幾欲斷絕。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張家兒郎十二歲舉行開鎖宴,便可上戰(zhàn)場扛槍上戰(zhàn)場殺敵,無一人退縮做孬種。
我張家媳婦,年三十不吃年夜飯,就盼著能和上了戰(zhàn)場的丈夫、兒子相聚,都是頂好的媳婦。
可1941年9月29日,日寇圍困我十里鄉(xiāng)東裕。
我張家兒郎十二歲往上,全部參戰(zhàn),無一人投降,全部戰(zhàn)死,以身殉國。
幸老天讓我張家血脈殘存至今,數(shù)十年,我張家默默無聞休養(yǎng)生息。
今再現(xiàn)麒麟兒,張道陵!
道陵和大家打聲招呼,在場的都是你的叔伯爺爺。”
老爺爺枯木般的手掌握住張道陵的胳膊,將他上臂舉了起來,堅定而又有力。
“各位哥哥、叔叔、伯伯、爺爺們,大家好。”
“好好好!”
張家兒郎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和吶喊聲。
等大家掌聲停歇,老爺爺才繼續(xù)開口。
“我張家歷史源遠(yuǎn)流長,歷朝歷代,無數(shù)人杰層出不窮。為了鼓勵我張家后代兒郎,為給后世子孫建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