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曹操出海,大漢終于平定南方,整個華夏也迎來穩(wěn)定與繁榮。
十年的穩(wěn)定治理,加之風(fēng)調(diào)雨順,很快,盛世之氣也充盈了整個大漢。
南方雖被連年搜刮,但憑借著商貿(mào)繁榮加之劉備采取了吳用的重本但不抑末的政策,很快也恢復(fù)了生機(jī)。
北方自來就是重地,如今遼金已成往事,和平帶來的繁榮很快也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力不斷增強(qiáng)。
因而,京城的一場地動只不過是癬疥之疾,劉備立刻吩咐花榮帶著御林軍穩(wěn)定京城治安,又令裴宣設(shè)置粥棚,安置難民。
隨后令工部侍郎黃公度親率人修繕房屋,黃公度欲先修繕皇宮,劉備擺擺手道:
“朕有房屋百余間,縱稍有損毀,亦不乏安身之地,且先去修繕民屋城防,勿使百姓無家可歸,勿使士卒無營可住。”
黃公度道:“陛下乃是萬金之軀,天下安危、朝廷威儀皆在陛下一人身上,即便寢宮御園稍后再修,然正殿尚書等地卻須整理?!?
劉備見這個前幾年的狀元說的有理,便采其意見。
又下令宮殿修繕費用只從內(nèi)帑中抽取。
正在安排已定時候,吳用進(jìn)來稟報,完顏宗弼趁著地動逃出京城。
劉備擺擺手道:“此人本來就是敗軍之將,又兼之精神失常,料也不能掀起多大波瀾。”
剛說完,劉備便面色凝重,十年的安定生活也許讓他有所鈍感,但是頂級的政治頭腦與見識立刻反應(yīng)過來。
這完顏宗弼怎么說也是金國廢帝,即便金國歸化已久,卻也會有遺老遺少思之,若此人跑去白山黑水為亂,雖不能動搖大漢,卻也會啟動刀兵,霍亂一方。
更何況,西夏已然被他的幾個兄弟控制,若此人逃到西夏,卻也會是使兩國陷入戰(zhàn)爭之中。
劉備立刻下令,馬擴(kuò)在遼東嚴(yán)加防范,朱富在遼東校事曹抽調(diào)人選,防止完顏宗弼逃回遼東。
楊雄立刻待人巡捕,朝著西夏方向追擊尋覓完顏宗弼蹤跡。
對于西夏,劉備一直視為大漢領(lǐng)土,但連年的征戰(zhàn),顧及民力,一直沒有派兵收復(fù),更何況這幾年西夏一直稱臣納貢,自己試探著與使者討論西夏情況,但來的使者似乎都被囑托,只說自己乃是代表皇室李家向大漢納貢,至于完顏家的幾人在朝中情況,則是閉口不談。
劉備信步走出宮殿,見京師多處起火,不禁感嘆一句,
“是朕無德?乃至于蒼天以地動示警?”
這話剛說出,便有一人跪倒奏道:
“天變地動,是乃自然之理,歷朝歷代百姓多受天災(zāi)之苦,然陛下救災(zāi)先民而后己,古往今來,治理者未有陛下之功,更未有陛下之誠,
陛下懷憂民之心則可,抱自疚之意則不必,
此次地動,乃地行天變,變化而已,理之變化,非人事可遵循,明君治災(zāi),卓有成效,百姓遭災(zāi)而不變,是以史書多以平穩(wěn)記錄,昏君治災(zāi),少慰百姓,而多充玩樂,是以一災(zāi)而亂社稷,陛下登基以來,四方安寧,即便有災(zāi),按陛下旨意,不出數(shù)月,我京師定會繁榮如常?!?
劉備視之,乃是新科狀元張九成,這位狀元當(dāng)真是才華橫溢,其提出的“覺、釋、仁”等理學(xué)觀念令蕭嘉穗、許貫中等大儒都擊節(jié)贊嘆,
前年的科舉更是一舉蓋過蕭嘉穗的徒弟虞允文,奪了狀元。
劉備點點頭,問道:“愛卿覺得朕方才所下救災(zāi)之令,還有何不妥之處嗎?”
劉備知道,此人有才,卻也只是在文章上,方才一番話雖然有理,但是也只是為自己心寬,用人之道,還是需要看此人有無處理實際事務(wù)的本事。
張九成道:“陛下之令,已然盡善盡美,臣斗膽一,等過幾日,陛下可親自巡查京師,一則以皇家威儀提振天災(zāi)之下的民心,二則陛下可觀災(zāi)情時候民間變化?!?
劉備道:“善,朕也有此意。”
隨后十天,劉備親察京城,見事事俱到,百姓很快恢復(fù)生產(chǎn)生活,自己也放了心。
至于文武百官,其所居多堅固府邸,自然沒有哪個將領(lǐng)因這次地動而喪了命,
只有魯智深,地動那日忽然興起,拉著林沖到相國寺菜園子喝酒,非得回憶當(dāng)年在那相識的往事,
結(jié)果魯智深大醉,與林沖宿在菜園子,夜里地動,林沖驚醒,魯智深尤在酣睡,直到房梁塌了,砸得光頭上一個大包卻才醒來,這和尚還以為是在打仗,有敵襲了,抄起禪杖便向外沖去,多虧有林沖攔腰抱住,才堪堪攔著,沒有讓這醉的七葷八素的和尚沖到糞坑里面去。
朝堂之上,林沖與魯智深將這趣事講了,引得眾人捧腹大笑,地動之災(zāi)的陰霾一掃而空。
三個月后,果然京師繁華照常。
這日,群臣商議陛下大壽之事,再過二十日,陛下五十之壽,理應(yīng)慶祝。
劉備卻是不愿,一則,他向來不-->>重視此等事,往年征戰(zhàn)時候,遇到自己生日,不過是在軍中擺個酒,借此再奉上麾下,凝聚人心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二則乃是數(shù)月前剛有天災(zāi),自己不愿再勞民傷財,因而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員禁止獻(xiàn)祥瑞,上壽禮,更不許有一城一村,借陛下大壽之名加給百姓捐稅。
按照劉備的想法,就在后宮擺個酒宴,讓文武大臣一醉方休便可。
但張九成等人卻反對,其認(rèn)為正是由于京師地動,才應(yīng)該注重禮儀,因這次地動,規(guī)模不大,但畢竟京師,只怕傳到地方或者異邦,會謠傳成動搖國本的大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