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大軍對峙,雙方各自定計,對峙一月有余,雙方各自錢糧兵馬齊聚,休整完畢,只待大戰(zhàn)來臨。
這一日,魏軍援兵已至,曹操看著這些身形略矮卻殺氣騰騰的東瀛軍士,已然盤算好如何利用這支隊伍。
原本曹操計劃這支援兵到來,便直接放在第一線沖擊漢軍營陣,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支仆從軍自打進入魏國以來,卻貪食精米,
水土不服之下,十之三四得病,又裝備低劣,曹操無奈之下,派下軍醫(yī)診治,又令軍需官打造鐵甲武器,這支隊伍方才有些生氣。
東瀛軍自打進入華夏大地以來,卻是束手束腳,在這些軍士眼里,此乃上邦大國,便是尋常百姓亦是上邦之人。
自己國小民貧,便是身高也不及上邦尋常百姓,能被魏天子邀請平定叛徒,卻也是戰(zhàn)死沙場也是值得的。
這支隊伍卻還有個奇怪要求,不少士兵將自己的妻子或是女兒帶來,請求留華夏之種返回島國。
這一行為早在唐朝時候便早已有之,至于宋時,島上之民多有女子以帶有華夏基因的子女為榮,甚有托妻獻女者,以求血脈改善。
曹操雖是不解,但卻是十分肯定這一行為。
當下挑選姿色尚佳者三人,留在身邊,剩下許多,皆送于滿營將士。
但魏軍將領(lǐng),頗以自傲,怎會娶妻東瀛之女,多做奴婢妾室使用,楊沂中曾,自己乃是楊家后裔,安能血脈與倭人混雜,
是故所賜東瀛之女,只做婢女使用。
曹操檢閱了這支隊伍,忽然覺得,倭人善隱忍,慣于示弱,但軍陣齊整,面色木訥,但眼神中轉(zhuǎn)念便是陰狠,
其人多是面善心狠,陰鷙之徒,雖然不喜,卻也適合做沖陣的材料。
曹操下令,使翻譯告諸軍道:
“此戰(zhàn)立功者,可授魏民之名,可安居于魏國之境?!?
倭軍聽了,皆呼萬歲,當晚,曹操令其集結(jié)在前,趁著夜色,直奔漢軍營地席卷而來。
漢軍這邊,早有情報,劉備率眾將伏于半路,只見魏軍旗幟之下,一批批先頭部隊直奔漢軍營而來。
這支數(shù)萬人的部隊頗為奇怪,騎兵稀少,盔甲與中原形制大不相同,明明是先頭部隊沖擊漢軍營門,魏軍后方的調(diào)動與戰(zhàn)鼓之聲,數(shù)里之外便能聞到,
但這支部隊的統(tǒng)帥卻似乎想要達到偷襲的效果,這支部隊銜枚裹甲而來。
大有掩耳盜鈴之勢。
邊上牛皋不住的摩擦手中的鐵锏,似乎躍躍欲試。
楊再興按住牛皋肩膀道:
“黑子你卻莫急,這前面的是倭人,不足為懼,交給吳玠兄弟,我等專挑后面魏軍精銳廝殺?!?
牛皋道:
“可惜爺爺鐵锏之下,還沒有過倭人亡魂,不知道這倭人與我等有何不同之處?!?
楊再興道:
“我與恩師宗澤在遼東處,曾與其打過交道,其人矮小,卻也不失兇狠,
但也不過爾爾,其刀仿制唐制,招數(shù)有些可取,但不過雕蟲小技?!?
牛皋問道:“你與他們交過手?”
楊再興道:“曾經(jīng)有個什么劍圣武者,不知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號稱東瀛無對手,高麗無爭交,來遼東,聽我威名,卻找我挑戰(zhàn)。”
牛皋一翻白眼:“你的威名卻傳到海外了,后來呢?”
楊再興一笑:“那人用什么拔刀斬,又是倭刀術(shù),被我用劍鞘便擊掉數(shù)次其刀。后來那人不服,弄了個長桿的兵器,上面是窄刃刀,愣是管這叫劍,要與我楊家槍交手?!?
牛皋道:“這不是觸了你的逆鱗了么,你小子最怕別人說你楊家槍法不行?!?
楊再興呵呵一笑,道:“正是,所以交手只是幾招,便一槍挑了,可惜那廝臨死也品不明白我楊家槍法?!?
牛皋道:“若是你都這樣輕松,那倭人著實是酒囊飯袋,不配-->>黑爺我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