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收住欲刺下來的長槍,隨后又要追趕杜嶨。
身邊的燕青卻上來扯住韁繩道:“主人且休追趕,若是前面有伏,恐危矣。”
盧俊義道:“賊戰(zhàn)敗而走,此刻正是捉此寮好時機,小乙不用擔心,若是我久去未歸,便再來接應便可!”
說完竟一抖韁繩,奔著杜嶨方向而去。
且說此刻杜嶨,正在狂奔之際,忽然看見前方一彪人馬,他只道是魏軍來的接應,離近了一看,竟然是大部漢軍。
領頭的是個黑漢子,手中持著雙鐵锏。
正是牛皋督著大隊而來。
這支漢軍很是奇怪,此刻竟然停下,變換著隊形,似乎在防備著東面有什么東西。
杜嶨現(xiàn)在是個僅以身免的敗將,自然不敢去惹牛皋大部,正欲悄悄繞陣而走時候,卻沒想到牛皋眼尖,發(fā)現(xiàn)杜嶨。
兩人隔著一箭之地,四目相對。
杜嶨心中道:“這廝卻不是楊再興、盧俊義之輩,若是敢來廝斗,某十個回合之內必然將蛇矛搠入你前心!”
只見牛皋,舉雙鐵锏,躍躍欲試的樣子,似乎即將飛馬而來,杜嶨便稍稍向前,將蛇矛一指,意在與其單挑。
牛皋卻是立刻勒住戰(zhàn)馬,向地上啐了一口,隨后又搖搖頭,一招手,道:
“放箭!”
隨后便是一陣箭雨襲來,杜嶨大罵卑鄙,繞陣而走,他身上金盔亦是曹操親賜寶鎧,刀箭難入,但坐下良駒卻中了兩箭。
幸虧這馬熬得住痛,不至于將他跌落馬下。
漢軍這邊也沒追擊他,反而是又向東發(fā)起箭矢,原來東面亦有一支魏軍人馬接應。
來接應的正是李懷與滕家兄弟。
牛皋這邊,卻頗有大將之風,只下令漢軍擺好陣型,敵軍離著遠了,便以箭矢炮子殺敵,若敵軍進來,再突出鐵騎。
原來方才楊再興將隊伍交給牛皋,牛皋便沾沾自喜。
牛皋這人,不似岳飛那樣能帶兵,亦不似楊再興那樣經(jīng)過宗澤點撥能獨當一面。他素來以渾人或是福將著稱,
雖得陛下喜愛,但沒有哪個主帥會讓其單獨領軍,此刻他看著身后數(shù)萬部隊,心中卻頗有自己乃是大元帥的感慨。
他久在岳飛身邊,即便不會用兵,但門路也懂幾分,楊再興走后,他便學著岳飛樣子,令輕騎兵在大軍左右,充當斥候。
果然,斥候發(fā)現(xiàn)有一股魏軍在大軍左翼出現(xiàn),正急行軍至此。
牛皋本欲一股腦殺上去,打個痛快,可忽然腦海里浮現(xiàn)出自己大哥岳飛瞪著自己罵自己魯莽的樣子。
便思路一轉,也學著岳飛,開始布陣起來。
期間發(fā)現(xiàn)杜嶨,牛皋倒也不懼杜嶨,雖然他不是杜嶨對手,但若平常有人統(tǒng)軍,他做個戰(zhàn)將,倒是會沖上去給這廝一鐵锏,此刻牛皋卻自恃乃三軍統(tǒng)帥,不能輕動,
因此做個樣子騙一騙杜嶨,隨后萬箭齊發(fā)。
杜嶨這邊,拼命向李懷這邊靠攏。
李懷見了,當即吩咐牌手護住杜嶨,此刻那寶馬卻難熬箭傷,撲地摔倒,再不能站起。
杜嶨流淚,隨后抽劍斬了這殘喘的神駿,這才與李懷說了情況。
按照杜嶨的想法,他這就要帶著李敢之兵,反身沖擊漢軍,此次出來,不但沒有奪了漢軍糧倉,反而還損兵折將,再加上前者攻成都不下,自己回去定然要被治罪。
李懷沒有答應,他認為這地界畢竟是漢軍地盤,若是拖延時間長了,漢軍增援再來,只怕是自己也難走了。
更何況自己只是數(shù)千接應部隊,眼前的漢軍遠多于自己。
杜嶨無奈,便與李懷一同撤走。
正在反身后撤時候,身后傳來盧俊義怒吼:
“賊子休走!”
杜嶨憤怒,便又要交戰(zhàn),李懷卻道:
“杜將軍且走,我去抵擋一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