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大宴之后,群臣盡歡,隨后劉備封岳飛為三軍元帥,對于這個詞,劉備比較陌生,但是很快封賞給了岳飛。
并且拿出早就準(zhǔn)備好的帥印和帥旗授予岳飛,時人以為榮。
岳飛自然感激涕零,隨后劉備令岳飛調(diào)配三軍,重新布陣,自己終于可以舒舒服服的安穩(wěn)的睡上一覺了。
一覺醒來,劉備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數(shù)十萬大軍當(dāng)真是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不禁欣喜,岳飛在布置軍陣中也暗自佩服劉備所設(shè)置三軍陣型,的確頗有章法。
隨后,漢金兩軍出兵對陣。
留下吳用守護營地之后,有人建議,劉備當(dāng)用天子車駕和華蓋,劉備堅持騎馬,并且道:
“朕髀肉未生,正是春秋盛,與將士同甘共苦之時,且不用車駕,愿持劍與諸君同袍!”
眾人聽了,無不稱贊。何元慶悄悄跟牛皋說:
“一直聽說咱們陛下身先士卒,雙劍也使得極好,當(dāng)真么?”
牛皋斜了何元慶一眼,道:“咱們陛下的雙劍,就算是我大哥,也及不上!想當(dāng)年我等八百破十萬,我親眼看著陛下隨后沖突,宋軍的大將也抵不住?!?
各新將領(lǐng)皆羨慕。
隨后兩陣對圓,完顏宗弼那邊派出三百騎兵過來騷擾漢軍陣型,這股騎兵與金軍裝備大有不同,多有獸皮,皆使弓箭,在馬上運用自如。
皆騎射騷擾而來。
有校事曹來報,此乃蒙古之部,乃是金國征用,其部最善騎射。
劉備凝神望去,見這三百人為首之人乃是一個年輕人,其人濃眉大眼,平面闊口,持著雕弓,箭不虛發(fā)。
問道:“這支部隊的統(tǒng)帥是誰?”
有人來報,此乃蒙古番主,孛兒只斤八哩丹。劉備道:“不意塞外也有此英雄!”
隨即令花榮出戰(zhàn)。
花榮帶著本部,亦挑選三百人,個個帶弓而取。
花榮所部,專擅弓箭,平時皆是護衛(wèi)劉備左右,常常在戰(zhàn)陣中,使敵軍無法近劉備百步之內(nèi)。
兩支以弓箭擅長的部隊一碰面,先是一波箭雨過去,隨即散開互射,花榮與八哩丹皆發(fā)現(xiàn)對方,各自發(fā)出一箭。
令兩人驚詫的是,對方都是隨手抓住來箭。
八哩丹隨即一聲呼哨,蒙古軍都放下弓,向后撤了百十步,隨后大呼幾句,邊上翻譯道;
“那邊白袍將軍,可愿意與我元帥一對一比箭么!”
花榮哈哈大笑,居然有人愿意與小李廣比箭。
當(dāng)即一抬手,漢軍弓騎兵亦向后撤去。
兩人相隔百步,持弓相互對峙。與此同時,兩軍也抓緊時機調(diào)整隊形。
八哩丹率先揚起手臂,向東面做了個“請”的手勢,兩人皆縱馬向東而奔,跑步百步,皆是一勒馬,向西再奔跑。
兩人雖然隔著百步,但卻齊頭并進,并且有意識的將馬匹斜著跑,以期離對方近一些。
這時候兩軍皆看著兩人,一股緊張感彌漫在陣上。兩人皆死死盯著對面持著弓的手。
終是花榮忍耐不住,一箭射出,八哩丹側(cè)過身子,一把抓住箭尾,花榮喝一聲“好”隨即第二箭射出。
八哩丹聽到箭聲,就知道這箭使了十分力,來勢勁急,不敢手接,當(dāng)即伏在馬背,那箭矢從頭頂擦過。
方才起身,花榮連珠箭到,嗤嗤兩箭,其勢如風(fēng),八哩丹也是一驚,立刻溜下馬鞍,右腳勾著馬鐙,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
那蒙古馬神駿,把八哩丹拖得如紙鳶一般。
眾人見了,都道這廝當(dāng)真好馬術(shù),岳飛低頭凝思,蒙古族生長在馬背,騎射了得,久后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