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沖上來的人竟然是李若水,后面的李綱也高聲叫道:“為人臣子,以下犯上,當(dāng)誅!”
劉光世伸手?jǐn)r住李若水,李若水口中大罵不止,趙桓回頭看了看兩人,道:“吾家事,卿何煩惱?”
李若水道:“此乃社稷之事,人倫綱常之事。我為人臣,怎的能視君王遇險!”
李綱也道:“太子不可魯莽!今日之事,定遺禍千古!”
王淵上前似乎要有所動作,趙恒一個眼神便制止了,輕輕卻又堅定的說:“此乃我帝王家事,與卿何干?”
這句話一出,朝臣中許多人安靜下來,有幾個想要張口或是上前阻止的,也退了下來。
李若水卻聲嘶力竭道:“此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社稷之事!吾為宋臣,必忠于人君,太子今日行為,確是大逆不道!”
趙桓又看向趙佶。
趙佶被自己兒子攙扶著,看著趙恒袍子上的鮮血,心里早已嚇破了膽。但是看到趙桓眼神,便也嘆息一聲,有氣無力的道:
“李愛卿且與眾人在這殿上等候,寡人乏了,太子只是扶朕休息?!?
李若水看到趙佶這樣,又如此語,一時之間不知說什么。后面李綱拉住李若水:“你這般行為,恐陷君王與險境,太子平日也是忠孝之人,且不要激怒他。”
李若水無奈,隨李綱退了下去。
趙桓拉住趙佶,攙扶著他往后殿走去。
金殿上又恢復(fù)了平靜,劉光世兀自跪在龍椅前不出聲,苗傅按著腰刀在朝臣之間逡巡,尤其在文臣面前,攥緊刀把,目露兇光。
許多平日里壓根瞧不起武夫的文官們,此時嚇得雙股顫顫,目不能視,就連蔡京王黼這樣的高官也潛身縮首,不知所措。
只是在李綱、李若水等人的怒目正氣之下,苗傅耀武揚威不得,反而是低頭而過。
將近兩個時辰之后,殿中禁軍搬走了楊戩尸身,并打掃干凈。趙佶在兩個太監(jiān)的攙扶下從后面走了進來,趙桓仍然是戎裝佩劍,跟在身后。
眾人一看趙佶,反倒看到皇帝的臉色好了很多,也沒有了多少驚慌。反而是端坐在龍椅上。
趙佶道:“朕與太子商議,決定與南北之賊不共戴天,如今若是逃者,便是忤逆?!?
隨后看了趙桓一眼,接著道:“朕繼位以來,無德于天下,致使宇內(nèi)烽煙四起,奸賊逞逆,這朝廷內(nèi)也多有奸惡之輩。”
說著,趙佶嘆息一聲,繼續(xù)道:
“太師蔡京、太傅王黼、威遠節(jié)度使朱勔、檢校太傅梁世成等,皆禍國之徒,國有此難,皆幾人之罪,現(xiàn)奪取幾人官職爵位,流放嶺南。嚴(yán)查黨羽,按律治罪,并擢李若水為御史中丞,嚴(yán)查此四賊黨羽,依律治罪。”
李若水聽徽宗語,不知所措,趙佶看了看,提高聲音道:“擢李若水為御史中丞,嚴(yán)查此四賊黨羽,依律治罪?!?
李若水剛才一直擔(dān)心趙佶情況,更擔(dān)心若是太子父子相殘,社稷分崩,如今一看這情形,仿佛是太子兵諫,而且眼前任務(wù)出自皇帝親口,更主要的是這道詔令正確無比,自己也無法推辭。
李若水只得跪下接旨,蔡京等人早就魂不附體,還想申辯,卻被王淵苗傅的眼神瞪了回來。
趙佶又道:“如今社稷危如累卵,當(dāng)務(wù)之急是北方之?dāng)橙?,呼延慶,你持詔令到金國結(jié)盟,相約共擊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