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遼國金國糾纏不下,一時間無法分出勝負,通過了解,劉備知道,如今北方游牧民族的勢力不像前世了,早晚北方是自己的勁敵。
通過柴進的關(guān)系,自己知道,那北宋聯(lián)合金國攻擊遼國,可惜前線童貫作戰(zhàn)不利,西軍種家父子作壁上觀。
種師道以防備西夏的借口,多次拒絕童貫的征調(diào)。今日童貫似乎有班師回朝的跡象。
再看南方,自己對于南方事情知之甚少,校事曹的線索根本到不了,只是聽柴進說,那南邊江南東路,也出了個豪杰。
那人叫方臘,原本在歙縣七賢村聚義,不出一年竟然屢次擊敗官軍,占領(lǐng)了整個江南東路,隨后竟然與朝廷合作,接受了朝廷的封賞。
與那王慶、田虎等其他起義軍作戰(zhàn),現(xiàn)在江南之地也是戰(zhàn)場。又聽說那方臘用兵如神,手下猛將極多。
信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劉備看著信,細細琢磨,自己本來以為這一世奪得天下不會太難。
因為他知道,這大宋的皇帝根本與自己這創(chuàng)業(yè)的皇帝沒法比。
但是最近的經(jīng)歷和時局的變化,讓劉備感覺到,這天下還是有雄才在的。
北方的胡人,明顯要分出個勝負,再來進犯中原。
而南方,那個叫方臘的也是雄才,自己來到這世上也是不到一年,憑借著兩世為人,才堪堪奪得了這山東西路的大半。
算下來也就是山東的一半而已,而那人不但占領(lǐng)了江南東路,三洲十八縣,更是假借朝廷,擴大地盤。
看柴進來信,劉備已經(jīng)知曉,這人已經(jīng)在江南站穩(wěn)腳跟,看來以后的天下就是與此人爭奪了。
至于大宋朝廷?呵、雖然眼下朝廷控制地盤多,兵糧足,但沒有忠臣明主,無論是那童貫大軍還是西軍,早晚是我囊中之物。
劉備不足的盤算,又想到了眼前之事。
眼下要趁童貫班師回朝之前,穩(wěn)定地盤,估計這個冬季,雙方都要屯糧備軍,待到明年春天,就取大名府,直入河北。
在這個冬天來臨之前,就穩(wěn)定住這山東西路吧。
最后,劉備把目光放在濟南府這里。
此地就在東平府和青州之間,前者幾次進兵,這里守將都沒有攔截,此地奪了,再理政整軍!
于是劉備命各個將領(lǐng)商議。
眾人到來,劉備當(dāng)即把與秦明相約定攻取濟南府的事兒說了。
然后就問,誰可率軍出征。
呼延灼出來跪倒道:“小人愿去!”
劉備見是呼延灼,很是高興,因為劉備知道此人不是如董平那樣的一勇之夫,呼延灼又將才,稍加培養(yǎng),就可以獨當(dāng)一面。
當(dāng)即給呼延灼軍令道:“將軍若去,定能全勝?!?
隨后又派凌振為副將。呼延灼當(dāng)即領(lǐng)本部兵馬,火炮十門,去會合秦明共同攻打濟南府。
安排已定,過了幾日,卻又有來人,劉備見了來人,叫道:“不好,沒想到在這里出了岔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