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弟子以為,欲救救世軍,必先為其尋找新的、更高的、足以凝聚人心且符合未來大勢的‘大義’名分!此乃治本之策!”
    “新的‘大義’?”
    葉青兒心中一動,隱隱抓住了什么,“你指的是?”
    莫古的目光變得無比銳利,聲音也壓低了幾分,卻字字清晰,如同金石交擊:
    “這新的‘大義’,便是改變寧州乃至更廣闊天地的陳腐格局,為天下更多修士,乃至凡人,爭一個公道!
  &-->>nbsp; 救世軍不應(yīng)隨著魔神蠱的消失而消亡,而應(yīng)實現(xiàn)其使命的升華!從‘拯救世人于古神教之厄’,轉(zhuǎn)變?yōu)椤韧烙诓还刃蛑А?
    當然鑒于如今救世軍在寧州或許已經(jīng)再也無法從本地招收到足夠的人手,師父……或許可以試著用通明劍陣,從魔教古神教中,爭取其中或許尚被奴役,又或者良知尚存之人充當新的兵源,以魔制魔……”
    此一出,石破天驚!
    葉青兒瞳孔微縮,周身氣息都為之微微一滯。她萬萬沒想到,莫古竟然能想到這一層?
    自己出于保密的原因,可從來沒和莫古說過她已經(jīng)在伙同于古神教內(nèi)部潛伏的邢浩,試著爭取古神教的奴籍修士。
    乃至根本沒想過,或許能夠?qū)⑴烟拥墓派窠膛奘砍洚敱吹拇蛩?。這需要何等敏銳的洞察力與宏大的格局觀?
    “你……你從何得知?”
    葉青兒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
    莫古坦然道:
    “弟子并非確知師父具體計劃。但多年來,弟子冷眼旁觀,結(jié)合所見所聞,略有所推測。
    師父志向高遠,所謀者大,絕非僅僅滿足于清除魔教威脅。救世軍這支力量,若能善用,正是推行新秩序、打破舊有格局的利器。
    而古神教內(nèi)部矛盾重重,其奴籍修士更是潛在的可爭取力量。通明劍陣既克魔神蠱,便為爭取那些不甘為奴、又懼于蠱蟲反噬的修士提供了可能。此乃一舉多得之策。
    等等,難道說師父其實已經(jīng)……”
    而面對葉青兒的微微點頭示意,莫古震驚地愣了半晌,眼中閃過恍然、欽佩,隨即是更加堅定的神色,這才繼續(xù)道:
    “師父深謀遠慮,弟子佩服!如此一來,更印證了弟子所想。
    除此之外,救世軍其成員多為在舊秩序下難有出頭之日的修士,他們對現(xiàn)有格局的不滿,是天然的!
    只需稍加引導(dǎo),便能將這種不滿,轉(zhuǎn)化為構(gòu)建新秩序的磅礴力量!其出身和經(jīng)歷,天生就是推行新理念的最佳載體!
    它的‘救世’之名,亦可順理成章地賦予新的內(nèi)涵!”
    葉青兒聽著莫古條分縷析的闡述,心中的驚濤駭浪一波高過一波。這已經(jīng)不是驚喜,而是近乎驚駭了!
    自己這個徒弟,其眼光、其謀略、其對大勢的把握,簡直堪稱妖孽!
    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救世軍的重整,更是如何將這支力量完美地嵌入到他們未來的宏大藍圖之中,使其成為一把真正的利劍!
    他究竟是何時從那個只能跪在自己面前求教的老實人,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的?
    “所以,你除了想幫為師之外,你想加入救世軍的其他理由又是什么?
    你的具體方略又是什么?”
    葉青兒壓下心中的震動,追問細節(jié)。理論再好,還需實踐驗證。
    莫古顯然成竹在胸,侃侃而談:
    “弟子……乃是明白了為何師父,會在當年我明明闖下了大禍,企圖報家族血仇,殺那化塵教的恒如真人的首徒,卻被恒如真人當場控制住,來我竹山宗興師問罪之時……
    非但沒有為了宗門利益與弟子切割,反而據(jù)理力爭,保下了弟子。
    師父您所維護的,并非僅僅是弟子一人,更是一種……公道!
    若是當年先祖組織鎮(zhèn)民抵抗古神教的魔修時,來的不是恒如真人的首徒玄頡帶領(lǐng)的隊伍,而是一支像師父后來組建的義軍,乃至是救世軍中的隊伍的話……
    弟子的家族,或許就不會像三百多年前那樣,被殺良冒功了。
    又或者,如果沒有古神教了,或許一切更是根本都不會發(fā)生。
    弟子想加入救世軍,并想成為其統(tǒng)領(lǐng),除了報師恩,亦是希望,這世間能少一些如我莫家般的悲劇。
    能讓更多如當年父母也被殺后,無助的我那般的人盡量少出現(xiàn),甚至不再出現(xiàn)。
    這便是弟子的私心,亦是弟子認同師父之志的緣由?!?
    他頓了頓,繼續(xù)闡述具體方略:
    “而若弟子為統(tǒng)領(lǐng),首要之事,并非大張旗鼓招兵買馬,而是‘固本培元,明確定位’?!?
    “第一,精兵簡政,去蕪存菁。
    當前救世軍內(nèi)部在失去骨干后,冗員繁多,人心渙散,不如借此機會,進行一次徹底梳理。
    愿意接受新理念、認可新目標且有能力者留。戀棧舊功、只想混日子或理念不合者,可給予一定補償,禮送離去。
    同時廣收實力至少在筑基后期的修士,不論是寧州本土來的,還是師父通過通明劍陣招攬到的前古神教修士。
    目標是打造一支人數(shù)或許不必最多,但忠誠度、認同感和執(zhí)行力極高的核心隊伍。”
    “第二,重塑理念,凝聚人心。
    不再只強調(diào)已逐漸過時的‘掃除古神教威脅’,而是逐步引導(dǎo),強調(diào)‘互助’、‘公道’、‘開拓’、‘為天下修士爭機緣’‘徹底掃除三大魔教’等新的核心價值。
    可通過整訓(xùn)、宣講、甚至制定新的章程等方式,慢慢滲透。
    讓留下的人明白,他們不是在為一支即將消亡的隊伍效力,而是在參與一項開創(chuàng)未來的偉大事業(yè)?!?
    “第三,另辟財源,扎根務(wù)實。
    救世軍不能永遠依賴師父您的投入或倪家等外部支持,以及通過小商會和內(nèi)部自產(chǎn)的少部分資源。
    需建立自身穩(wěn)定的資源渠道。弟子設(shè)想,可開展一些宗門和家族不屑做或做不好的業(yè)務(wù)。
    例如,組建專業(yè)的探索隊伍,深入那些宗門家族勢力未及的荒僻險地、古修洞府、新發(fā)現(xiàn)秘境進行探索和資源采集。
    承接大型的、需要協(xié)同作業(yè)的護衛(wèi)、開拓任務(wù);甚至,可以嘗試與一些中小勢力、商會合作,提供‘定制化’的安保或開拓服務(wù),以換取穩(wěn)定收益或資源分成。
    此舉既可鍛煉隊伍,又能實現(xiàn)自給自足?!?
    “第四,明確對外關(guān)系,低調(diào)發(fā)展。
    短期內(nèi),救世軍需保持低調(diào),對外可宣稱處于整頓期,重心轉(zhuǎn)向探索、拓荒等‘經(jīng)營性’活動,淡化軍事色彩,以減少各大勢力的警惕。
    同時,可與您的道侶所在的倪家還有白帝樓,星河劍派等友好勢力加深合作,但與其他宗門……尤其是師父和弟子所在的竹山宗,保持適當距離?!?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莫古目光灼灼地看著葉青兒:
    “救世軍未來的定位,不應(yīng)僅僅是師父您麾下的一支戰(zhàn)力。
    它更應(yīng)成為一顆‘種子’,一個‘樣板’,一個傳播新理念、建立新秩序的先鋒!未來,救世軍不僅是一把尖刀,更應(yīng)是一面旗幟。
    向整個修仙界展示新秩序的可能與優(yōu)越性!”
    一番長篇大論,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既有高屋建瓴的戰(zhàn)略眼光,又有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
    尤其是最后關(guān)于“種子”和“樣板”的定位,更是讓葉青兒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她之前思考如何破局,多集中于自身修為提升和高端博弈,對于中下層力量的構(gòu)建與理念傳播,雖有關(guān)注,卻未曾如此系統(tǒng)、如此深刻地思考過。
    莫古的這一番話,簡直是為她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
    洞府內(nèi)再次陷入寂靜,但這次的寂靜,卻充滿了一種激蕩的思緒。
    葉青兒久久凝視著莫古,仿佛要重新認識這個徒弟。
    一百多年的時光,他不僅在修行上穩(wěn)步前進,結(jié)得九品金丹。
    更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不知怎的成長為了一個擁有如此驚人見識與魄力的人。這份驚喜,遠遠超出了她的預(yù)期。
    良久,葉青兒緩緩站起身,走到莫古面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鄭重與認可:
    “莫古,你的想法……很好!非常好!遠超為師預(yù)料!”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好!既然你有此心,更有此能,那救世軍,便交予你一試!
    為師若在,便與你一同商討治軍,為師有事不在期間,便由你自行決定?!?
    “弟子,定不負師父重托!”
    莫古再次躬身,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責(zé)任感與被認可的激動。
    “不過……”
    葉青兒話鋒一轉(zhuǎn),語氣轉(zhuǎn)為嚴肅:
    “切記,此事關(guān)乎重大,步步兇險。你所謀之事,尤須謹慎,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安全第一,若事不可為,保全自身與核心力量為上?!?
    “弟子明白!定當謹遵師命!”
    莫古肅然應(yīng)道。
    “去吧?!?
    葉青兒揮了揮手:
    “去做你想做之事。讓為師看看,你能將這支隊伍,帶往何方?!?
    莫古深深一揖,不再多,轉(zhuǎn)身大步離去,步伐堅定而有力,背影中透著一往無前的決心。
    待莫古離開后,葉青兒沉吟片刻,取出一枚傳音符,向遠在救世軍總舵的羋廈廈傳去訊息,簡要說明了已任命莫古為救世軍新任統(tǒng)領(lǐng),囑其盡力輔佐。
    然而,盡管莫古的表現(xiàn)遠超預(yù)期,葉青兒心中終究存有一絲不放心。
    畢竟,救世軍情況復(fù)雜,莫古此番雖顯露大才,卻資歷尚淺,能否順利掌控局面,仍是未知之數(shù)。
    思忖再三,葉青兒決定親自前往暗中觀察一段時日。
    她悄然離開百草洞,隱匿身形,來到了救世軍如今的主要駐地——禾山。此后四個月,葉青兒如同一個無聲的幽靈,默默關(guān)注著救世軍內(nèi)部的變化。
    她看到莫古并未急于立威,而是首先憑借昔日與皚大寶的交情,以及自身沉穩(wěn)踏實的作風(fēng),逐漸贏得了包括羋廈廈在內(nèi)部分舊人的初步接納。
    他耐心地與眾人交談,了解他們的訴求與困境,姿態(tài)放得極低。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
    隨后,他才開始推行其“精兵簡政”之策,過程雖不免有些許波折和怨,但因策略得當,補償?shù)轿?,且主要清理的是明顯不堪用或心懷叵測之徒,整體推進還算平穩(wěn)。
    更讓葉青兒暗自點頭的是,莫古顯然深刻理解了她當初安排諸葛安負責(zé)資源生產(chǎn)、許墨心負責(zé)人才培養(yǎng)的深意。
    對這二位看似閑職、實則關(guān)乎救世軍資源生產(chǎn)下限根基的重要人物,莫古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支持,不僅未動其權(quán)責(zé),反而主動調(diào)配資源,加強其職能,顯示出卓越的大局觀和用人智慧。
    見到救世軍在莫古的引領(lǐng)下,雖未見立刻煥發(fā)勃勃生機,卻已一掃沉疴頹氣,開始步入一條看似更為務(wù)實、更具潛力的軌道,葉青兒懸著的心方才漸漸放下。
    恰在此時,李青鱗通過傳音符發(fā)來的催促已是接連不斷,語氣一次比一次急切,幾乎到了要罵人的地步,顯然木道的再次傳授已是刻不容緩。
    葉青兒不再耽擱,悄然離開禾山,全速返回百草洞。
    洞府之內(nèi),李青鱗早已等候多時,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焦躁與疲憊,見到葉青兒,也顧不上責(zé)備她耽擱了數(shù)月,立刻便將她拉入密室,繼續(xù)那中斷許久的木之大道傳授。
    如此又是一月過去,待李青鱗自覺已將自身對木道“大成”前的領(lǐng)悟傾囊相授后,便因宗門事務(wù)再度匆匆離去。
    臨行前,他再三叮囑葉青兒,務(wù)必潛心閉關(guān),爭取早日捅破那層窗戶紙,否則后續(xù)一切計劃皆是空談。
    葉青兒深知時間緊迫,送走李青鱗后,立刻開啟了百草洞最深的閉關(guān)密室,開始了長達五年的第二次深度閉關(guān)。
    洞府之內(nèi),靈氣氤氳,葉青兒的身影在蒲團上一坐便是五年,紋絲不動,唯有周身氣息與天地間的木屬靈機交感愈加密契,仿佛要融入那生生不息的法則脈絡(luò)之中。
    然而,那層代表“大道已成”的無形屏障,依舊堅韌地橫亙在前方,看似觸手可及,卻總差那臨門一腳的玄妙頓悟。
    五年光陰,再次如水般流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