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貨架上,他一口氣買了十袋大米、五袋面粉,還有好幾包鹽和糖——這些在明朝是緊俏貨,王家平時根本舍不得吃。他又去藥店,買了感冒藥、退燒藥,還有幾瓶碘伏和紗布,王氏上次給他擦身子時,手上的傷口沾了水,紅腫了好幾天。最后,他想起丫丫,又去文具店買了幾本算術本和幾支鉛筆,還順帶買了個簡易的計算器——他要教丫丫快速算術,讓她在學堂里不用再羨慕別人。
    東西太多,他只能分兩次搬回家??粗言诳蛷d里的物資,他深吸一口氣,集中精神想著明朝王家的土坯房。又是一道白光閃過,他重新躺在了那間熟悉的木板床上,身邊堆著從現(xiàn)代帶來的物資。
    “誰?”王老實被動靜驚醒,舉著油燈走過來,看到林燁身邊的東西,眼睛都直了,“這……這是哪兒來的?”
    林燁不敢說實話,只能編了個借口:“我之前逃難時,把些東西藏在城外山洞里,今天想著去看看,沒想到還在?!彼肋@個借口漏洞百出,但王老實是個實在人,果然沒多問,只是看著那些大米面粉,嘴唇都在發(fā)抖:“這么多糧食……夠咱們吃大半年了?!?
    王氏和丫丫也被吵醒了,丫丫看到那幾支顏色鮮艷的鉛筆,立刻跑過來,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大哥哥,這個是什么呀?好漂亮?!?
    “這叫鉛筆,”林燁笑著拆開一支,在算術本上寫了個“1”,“用它寫字,比毛筆方便,寫錯了還能擦掉重寫?!?
    那天晚上,王家四口人圍著那些“從天而降”的物資,興奮得一夜沒睡好。從那以后,林燁開始頻繁往返于兩界。王老實搬運貨物磨破了腳,他就帶勞保鞋;王氏縫補衣服費眼睛,他就帶充電臺燈;丫丫想學認字,他就帶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
    他還把現(xiàn)代知識一點點教給王家:教王老實用更合理的方法編竹筐,讓竹筐更結實耐用,還幫他設計了簡易推車,搬運貨物時能省不少力;教王氏用鹽水消毒傷口,告訴她飯前便后要洗手,能少生??;每天晚上教丫丫算術,用計算器演示加減乘除,丫丫學得飛快,沒多久就能算出王老實一天能掙多少錢,王氏每次聽了都笑得合不攏嘴。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王家的土坯房翻新成了磚瓦房,王老實不再只靠賣力氣謀生,靠著改良的竹筐,生意越來越好,甚至雇了兩個幫手;丫丫因為算術好,被學堂先生看重,經(jīng)常被表揚;王氏也不用再為吃穿發(fā)愁,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這天,林燁從現(xiàn)代回來時,帶了一本《永樂大典》的復刻本——他上次在現(xiàn)代圖書館看到,才知道自己穿越到的是明朝永樂年間。他拿著書去找王老實,笑著說:“王叔,咱們現(xiàn)在是永樂皇帝在位,這可是個好時候?!?
    王老實正在編竹筐,聞抬起頭:“永樂皇帝?聽說這位陛下治下太平,賦稅也輕,確實是好年月?!?
    林燁點點頭,心里一陣輕松。他知道永樂時期的明朝有多強盛——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這是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之前他還擔心穿越到戰(zhàn)亂年代,現(xiàn)在確認是永樂時期,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甚至開始盤算,要不要用自己的知識,做些更大的事——比如改良農(nóng)作物,或者提出更高效的耕作方法,讓更多像王家這樣的普通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晚上,丫丫放學回來,手里拿著一張紙,蹦蹦跳跳地跑到林燁面前:“大哥哥,你看!先生夸我算術最快,還獎了小紅花!”
    林燁接過紙,上面用毛筆寫著幾道算術題,丫丫都算對了,旁邊還有先生畫的一朵小紅花。他摸了摸丫丫的頭,心里滿是欣慰。他想起剛穿越時的絕望,想起王家收留他時的善意,想起往返兩界時的奔波,忽然覺得,這場穿越或許不是意外,而是命運給了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回報那些給予他溫暖的人,為了在這個盛世明朝,用自己的力量,點亮更多人的生活。
    “丫丫真厲害,”林燁笑著說,“下次我教你算更復雜的數(shù),再帶你看現(xiàn)代的圖畫書,好不好?”
    丫丫用力點頭,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窗外,月光灑在嶄新的磚瓦房上,院子里的雞已經(jīng)睡了,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狗吠,伴著屋里的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溫暖而安寧的畫面。林燁知道,他的兩界人生,才剛剛開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