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域里,他沒法編造
    “能維修”
    的假話,只能死守規(guī)定,“要修也行,你們自己湊錢換整段線路,至少得兩千塊,我們只負責(zé)接電,不包材料?!?
    掛了電話,林默心里沉了沉。兩千塊對巷里的商戶來說不是小數(shù),老陳的雜貨店剛虧了臨期餅干的錢,張嬸的豆?jié){攤一天也賺不了五十塊,湊錢換線根本不現(xiàn)實。他抬頭看向巷尾
    ——
    那里的電箱上貼著
    “電力公司責(zé)任區(qū)”
    的標(biāo)識,只是這標(biāo)識也褪了色,和老電線一樣,成了沒人管的
    “老物件”。
    “這可咋整啊?”
    老陳擦了把汗,冰箱里的雪糕已經(jīng)開始化水,“我這貨要是壞了,下個月都沒本錢進貨了。”
    林默盯著電箱上的裂縫,突然想起上次蘇晴筆記本上的字
    ——“真語院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語規(guī)則的潛在影響”。他心里一動,指尖開始發(fā)麻
    ——
    又要撒謊了,但這次,得把
    “真語院”
    拉進來當(dāng)
    “擋箭牌”。
    他重新?lián)芡ňS修員的電話,語氣比剛才堅定了些:“師傅,我剛才忘了說,上周真語院的人來我們巷調(diào)研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