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一道統(tǒng)靈峰在琑海峰,本也是難得一見的仙峰,通體如玉,絢麗輝煌,可元商真人突破之時,撞斷了此峰,遂使仙境絕跡。
如今時過境遷,那留在島上的半截斷峰成了一丘,名曰玉臺,沉進海里的半截只在海面上露出一點白色,如同一處小礁石,彌漫著飄渺的白氣,宮闕通通沉在海底,名曰殘璋。
李絳遷方才乘了離火落下,那白氣騰涌的玉臺丘上便乘風出來一人,生得清新俊逸,袍繪波浪月牙之紋,腰系潛銀玉帶,望見那雙金眸,便謹慎道:
“不知是哪位道友?”
李絳遷笑道:
“見過前輩,在下庭州昶離,隨長輩前來請教仙道!”
這年輕真人微微一愣,果然見到了天光垂下,李曦明從太虛之中邁出,叫這年輕真人連忙拱手,道:
“原來是庭州來人!”
李曦明報以微笑,眼前一亮
“當年純一別過,再見又是一番氣象,恭喜道友?!?
眼前的澈鴻赫然已成了二神通!
“還請入內(nèi)!”
澈鴻顯然也是有喜意的,客氣一笑,領著兩人入內(nèi),一邊遣了人來,低聲吩咐道:
‘去杜山島,把箕安前輩請來,就說……他的道途來了!’
這純一弟子即刻離去,三人便落往飄飄的玉臺之上,臺閣出塵,沒有什么煙火氣,左右的弟子皆恭敬問好,看起來氛圍極佳。
李曦明暗暗點頭,明白純一道已經(jīng)漸漸從元商隕落的低落中走出來,一同在高臺上坐了,澈鴻客氣道:
“我與貴族也算有些緣分,當年神通未成,與雷池那一位也交過手…真人…應是魏王長子罷!”
李絳遷笑道:
“不錯?!?
澈鴻其實對于局勢還不甚了解,只是當年特地打聽過湖上的離火,如今方才出關,一眼就能認出李絳遷,客氣了幾句,李曦明便正色道:
“此次前來,是魏王中了災劫,為換些消災去業(yè)的丹方法門!”
他用急迫的語氣將前后因果略略一講,聽得澈鴻面色數(shù)變,躊躇幾息,方才道:
“太陰法門太過貴重,本應我純一道主親自允諾,只是貴族源于寧李,與我家祖上郗氏親近、又法統(tǒng)同屬,又是救急之事…我便不拘泥!”
他正色道:
“替他人消災去劫的法門秘要,我道統(tǒng)之中有所傳承,叫做清統(tǒng)御夜妙術,通常要用太陰一道的神通『授玄珠』和『結璘章』施展?!?
這神通名字一出,兩位李家人雖然面不改色,可心中難免微微一跳,澈鴻并未察覺,先是看了兩人的面色,尷尬道:
“可我道道主修行三神通,正缺此二道…”
李曦明抬眉道:
“既然是消災去劫,清統(tǒng)御夜妙術還可用二祝道統(tǒng)施展?”
澈鴻點頭:
“自然可以,甚至還有一些個別道統(tǒng),『戊土』的『仙無漏』、『牡火』的『韜無災』,甚至淥水…其中有一味『洗劫露』,同樣是對癥下藥…這些都不在我家道統(tǒng)真人的神通里…”
聽到此處,李曦明基本打消了用術的心思——衡祝閉鎖山門,他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把遲步梓找過來,難不成還能讓純一道把法門交給這臭名昭著的碧眼鬼?只怕見面就打起來了。
可他心中反而有竊喜,露出為難之色,嘆道:
“看來只能從丹方藥方上入手了!”
自家號稱太陰道統(tǒng),卻不能用術替人消災度劫,澈鴻明顯是有些尷尬的,連連點頭,道:
“這好辦,我道中有一門寒夜結璘丹經(jīng),記述著種種太陰成丹之法,玄妙驚人!其中有一類是避劫丹法,必能叫真人滿意!”
李曦明如今的丹道已經(jīng)到了瓶頸,聽著這丹道的名字,可謂是心中癢癢,恨不得將整本借閱來讀,只是一聽就是人家的根本法,不好開口,便道:
“麻煩道友!”
澈鴻當即遣了人去取經(jīng),還未多說,遂見一道燒得火紅的離光落下,升騰跳躍,正落在玉臺上,急匆匆退了光芒,顯露出一老人來。
這老人看上去歲數(shù)頗大,著了一身紅衣,身材不高大,臉又滾圓,顯得敦實且厚,面孔上且喜且急,向三人各行一禮:
“見過三位道友!”
罷直起腰來,看向澈鴻,笑道:
“郗常兄弟!有勞有勞!”
澈鴻古怪點頭,李絳遷卻瞇了眼:
‘也是一位紫府中期的離火修士,竟然叫起這個晚輩為兄弟來了!’
于是動了唇,笑道
“見過老前輩!”
“不敢當…”
老真人搖搖頭,忙道:
“貴族是帝裔,身份尊貴,切莫抬舉我,老夫姓武,道號箕安,乃是區(qū)區(qū)一玄外之道小修,法統(tǒng)不入檐,血統(tǒng)不沾金…萬萬不敢受抬舉!”
李曦明見過的散修多了,卻也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干脆利落的散修真人,遂應下來,疑道:
“老真人這是…”
箕安嘆起來,道:
“我本是北海修士,因為天地靈氛變動,僑居東海,早早聽聞了貴族的離火大道…有心換取…卻不敢沾三玄之事,便托著純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后來北海出了一洞天,名曰澠夬天,幾個友人邀我一同闖蕩,我思慮身上沒有多少好東西向貴族交換,便一同入其中,雖然得到了不少好處,卻也受了傷,找地方躲起來修養(yǎng)…錯過了好些大事…”
李曦明其實見了他的模樣就暗暗有領會,便笑道:
“『大離書』?”
“正是!”
箕安笑容客氣,目光希冀,道:
“離火正性,二命二術一身,老夫已成了『九重擭』、『折焚盡』與『順平征』,無不是九死一生得來,只差一道試參紫…盼著『大離書』了!”
還不待李家二人應答,箕安已從袖中取出一物——乃是一指長,筷箸粗細的赤金色道簪,尾部鋒利,帶著一股濃烈的赤煞。
他先是放在手心,讓兩人看過了,再用二指夾住,輕輕一甩,竟然就地變化為一柄道紋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