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明撫須思慮,問道:
“廣閎懸虛,又是真炁之道,看來是與寧國息息相關(guān)了?!?
汀蘭仔細(xì)地瞧了他一眼,似乎在思量怎么與他開口,良久才道:
“昭景…可知道真一派?”
李曦明心中暗暗一愣,口中答道:
“還請道友詳述…”
汀蘭面色略帶古怪,答道:
“道真一派,共計四脈,盤踞于當(dāng)年的玄真山,也就是如今修越山門的地界…提倡道修自然,五德并蓄的大道…在魏帝的年代,就是這道真一派主修『真炁』與『紫炁』…”
她思索片刻,答道:
“只是他們不叫『真炁』與『紫炁』,而是『真陽』與『紫陰』?!?
李曦明微微抬眉,心中瞬間思慮萬千,汀蘭則道:
“太古之時,有位真君在玄真山修行,本姓莊,時人稱之為莊道人——那時民智未開,道人是極高的稱謂,他飛仙而去,在山中留下一洞府,府中一書,號為太華經(jīng)?!?
“此書由他的六位弟子共同傳閱,后來一一隕落,各自有傳人,共持此書,成就了道真一派的雛形?!?
“這道真一派在真紫二炁上走得極遠(yuǎn)極遠(yuǎn),廣閎懸虛…便是他們的道統(tǒng)提出來的靈氛,雖然在周滅時,道真一派內(nèi)部的真炁與紫炁二道起了分歧、五德論基本將陰陽論趕盡殺絕,可其中所保存的道藏仍舊玄妙異常,乃是當(dāng)今真炁紫炁二道的根本典籍?!?
李曦明微微點頭,答道:
“道真仙修,除冠剪羽…”
李曦明當(dāng)然知道此事,無論是崔氏引以為傲的戰(zhàn)績也好,后人用來批判、討伐魏帝的借口也罷,始終繞不過這位帝君所做的驚人之舉!
汀蘭起初還有些訝異,不過很快就釋然了,搖頭道:
“正是…魏帝提劍出關(guān)隴,但有修仙忘俗,不救下民者,除其冠,剪其羽,雖然當(dāng)年除冠剪羽的不止這道真一派,卻的確是他們的名氣最大?!?
“道真一派滅亡之后,魏帝讀了太華經(jīng),驚為天人,乃重修玄真一道,封了江陵王守山,這江陵王的后人…便是后來的天武真君!”
李曦明聽她這么一梳理,頃刻間恍然大悟,這才明白過來:
“難怪大寧收攏南下逃亡的世家,并且有繼承大魏之法統(tǒng)的意思…原來是有這一處淵源…這些東西,恐怕也只有你修行紫炁的道統(tǒng)才如此了解!”
汀蘭鄭重點頭,低聲道:
“我心中琢磨著,廣閎懸虛這個名字,恐怕連司馬家也不知道!”
“當(dāng)年天武現(xiàn)世,靈氛也與今天是一個模樣,兩氣配合陰陽,白日星辰,安淮天抬舉,宛陵天拓地不知幾何…大寧舉世矚目,因為道真一派的覆滅,相關(guān)的道統(tǒng)都鎖在昭元仙府之中,司馬氏和蘇氏不過是世家,尋遍典籍,得不到此靈氛的名字,只好上表稱之為征平慶武。”
她思慮道:
“我?guī)熥鹩型普撨^,應(yīng)該是大寧繼承魏統(tǒng),又建立帝業(yè),不好用道真口中應(yīng)當(dāng)避世修行、飛舉洞天的廣閎懸虛,就用了司馬氏和蘇氏抬出來的這個名字?!?
李曦明暗暗點頭,心中突然醒悟:
‘所以…周巍從崔氏手中獲得的袖邸演化致臻術(shù)也不是偶然了,說是仙府的東西,卻沒有多少明陽氣,極有可能就是源自于收納的道真之術(shù)!’
‘洞天秘境…’
李曦明心中暗動。
此事李周巍與他早早有思慮過,只是自家如今雖然在江南排的上號,功法未必比誰家弱,可真正涉及這等仙密,終究底蘊淺薄,連行走太虛的法門都沒有,更何況洞天秘境呢。
李曦明原本是將希望寄托在李闕宛身上的,如今聽了這消息也不算失望,暗暗點頭:
‘一道靈氛,不說持續(xù)百年,就算個五十年…有符種的幫助,闕宛也絕對來得及,至于開辟秘境的術(shù)訣…’
靈物靈資到底都是找得到的,這秘法千金難求,往往只存在于大勢力的庫藏,才是其中最需要憂慮的事情,可他心中一笑:
‘別處沒有,日月同輝天地就未必了!’
當(dāng)年破宗滅門,斬殺成,得了五十七仙功,結(jié)合所余換取萬乘誅光帝書,還余下十二,江上一戰(zhàn)雖然戰(zhàn)果不顯著,可也折了駘悉,廢了赤羅,大戰(zhàn)之中死的僧侶不計其數(shù),仙功比成那次還要多,足有六十五。
‘之后多半不愁仙功,無非是要解決術(shù)法的由來問題!’
他轉(zhuǎn)念一想,心中倒是多了幾分暗喜:
‘袖邸演化致臻術(shù)是袖邸之術(shù),說白了是個小秘境也不為過,如若靈氛對抬舉秘境大有幫助,應(yīng)當(dāng)也能大大降低此術(shù)的修行成本…’
李曦明在琢磨自家事,口中謝道:
“如此秘聞…道友毫不藏私,昭景謝過了!”
汀蘭則搖頭,笑道:
“福地入世,闕惜也出了關(guān),她這些年刻苦修行,福緣深厚,已經(jīng)筑基中期,這幾日鬧著要回湖上看一看…只是文清看重她,第一時間拉著她去了帝都,還要幾日才能回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倒是…還有位晚輩…”
汀蘭一揮袖,將殿門打開,便見大殿前快步進(jìn)來一筑基修士,長得高瘦,神態(tài)卻很端正,有些激動地在殿前拜了,恭身道:
“小人丁木,見過真人——恭賀真人神通大進(jìn)?!?
汀蘭笑道:
“他是從你湖上過來的,這些年在宗內(nèi)雖然清貧一些,卻不叫人失望,聽聞我要來湖上,在洞府前跪了好幾日,一定要我?guī)^來,說是要謝恩?!?
“原來是你…”
李曦明饒有趣味地笑了笑。
當(dāng)年紫煙門的修士前來湖上修筑陣法,有位曹道人風(fēng)流多情,帶走了岸邊的一寡婦,連帶著這丁家的遺孤去紫煙修行…當(dāng)時那孩子瘦瘦小小,不曾想如今已經(jīng)是這個模樣了!
“你母親如何了?”
丁木磕了頭,恭聲道:
“山上靈氣濃厚,母親福薄,早早去了,師尊一閉關(guān),不知幾時幾日,最后一面也沒見到,我自個兒收拾她的后事,在山上修行,如今應(yīng)有十年…”
曹道人是個筑基修士,丁氏年輕之時他能憐惜憐惜,等人老珠黃,哪能得一點眼色呢,李曦明微微點頭,汀蘭則笑道:
“曹道人的道侶善妒,他早年都是靠了湖上的資助,對湖上很感激…我看他這副模樣,干脆把他派來你家守湖,也算了遂他的心愿?!?
汀蘭話說得輕,李曦明看著卻恐怕不止資助那么簡單,那丁寡婦能活到壽終正寢,恐怕還有狐假虎威的時候,頗有感嘆,輕聲道:
“去找威锃罷…好歹是你族人?!?
丁木抹了抹淚,磕了三個響頭才退下去,李曦明抿了茶,答道:
“闕宜得了況雨青睞,修行也快,已經(jīng)趕上她妹妹了。”
汀蘭默默應(yīng)答了,便行禮告辭,李曦明一路送出,正色道:
“還請汀蘭稍等,我去開爐煉丹!屆時讓人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