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連忙轉(zhuǎn)頭,跟身后跟著的人交代:“東枝,你馬騎得快些,快回去給我尋些胡椒來!快去!快去!”
那人忙應(yīng)了,果然上馬掉了個頭,快快打馬跑了。
等人走遠(yuǎn)了,那何七忽然跌足道:“是我蠢了!早曉得多交代他幾句,叫他帶些旁的食材、佐料來!”
饒是宋妙早曉得這何七特別好吃,還是被他這樣雷厲風(fēng)行給驚到了,忙攔道:“不用,旁的東西家里都有。”
兩人便走邊說,不過聊些閑話。
何七年紀(jì)不大,性格活潑得很,偏偏教養(yǎng)又很好,說話、行事都很懂得分寸。
他搶不到宋妙的車把手,還殷殷勤勤在一旁搭著推車身。
到了那米粉鋪?zhàn)犹?,宋妙買了些已經(jīng)煮泡過的生粉。
她特地選粗細(xì)適中的圓粉,因估不準(zhǔn)那何七食量,特地多要了兩份。
等回了酸棗巷,宋妙開了門,停好推車,那何七還沒進(jìn)門,卻是在外頭躊躇了片刻。
他帶了三個人來,已經(jīng)被打發(fā)走了兩個,此時只剩一個。
“北枝?!彼弥蚊钭唛_,忙把那從人叫來,“我頭一回上宋攤主的門,卻不好空手,你去外頭看著買些合用的東西來?!?
那北枝忙應(yīng)了,尋了個地方栓了何七的馬,立時就騎著自己的馬跑了。
等宋妙拿了凳子出來,就見外頭只剩何七一個。
她也沒有多問,只端了茶,又拿些油炸裹子出來。
何七接了茶,卻不肯吃東西。
“我不餓,我能忍!”他信誓旦旦,“我這肚子要留著空吃宋攤主炒的粉!”
因見宋妙正收拾食材,又湊上前去,道:“我也來搭把手——我做點(diǎn)什么?”
宋妙便拿了個小竹籃子出來,請他幫著剝筍。
因料定他多半不會,還特地示范了兩次。
何七果然沒干過這個活,但看了兩遍,也就會了,剝得雖慢,卻很干凈。
他剝好一根,特地拿去給宋妙看,問道:“怎么樣?沒錯吧?”
等得了宋妙點(diǎn)頭,他越發(fā)興致勃勃,茶也不喝了,只低著頭去剝筍。
宋妙見他有了玩的,便不再理會,自行忙活起來。
她先開了灶門燒了火,把那細(xì)粉用清水沖洗幾回,等到再洗不出一點(diǎn)渾濁,才拿竹篩晾著,又取了各色食材來。
前腿肉要瘦不要肥,切成絲,胡蘿卜、胡蔥、榨菜也切絲,卻要比豬腿肉更細(xì)半分,姜、蒜、小蔥切末,再有菘菜,洗凈之后,果然摘了中間最嫩的芯出來。
等配菜都妥當(dāng)了,她又取了四個雞蛋出來拿筷子攪散了。
此時再去看何七,不過剝了七八根小筍而已。
宋妙就過去搭了一把手,湊了十來根,差不多也就是一盤菜的量。
此時火已經(jīng)燒大,兩口灶,左邊的水都開了。
她將那小筍焯了一會鹽水,過了冷河,拿刀背一拍,快快切成扁小的粒段,也由它晾著,此時先也不炒,轉(zhuǎn)頭去看何七,道:“也不缺那一點(diǎn)胡椒——不如先吃了墊墊肚子?”
何七已經(jīng)餓得在喝茶,此時也忍不下去,忙點(diǎn)頭道:“改天得了機(jī)會,再來吃加了胡椒的……”
宋妙得他這一句,立時就把豬油下了鍋。
熱鍋,溫油,先炒姜蒜末,炒出味來就鏟走,再下多多茱萸碎。
茱萸味辛、辣,很快就嗆出辣辣的油道來——此時下肉絲,只等稍一變色,又把胡蘿卜絲、胡蔥絲倒進(jìn)去,再加了一丟丟底鹽調(diào)味。
幾樣菜切的粗細(xì)各有講究,都還只三成熟,宋妙又把濾干的圓細(xì)粉下了鍋,再補(bǔ)鹽同醬油調(diào)味。
她左手一邊往鍋里逐樣添菜、粉,右手那鍋鏟一點(diǎn)都不帶停的,因是大灶,不能顛鍋,便只不斷翻炒。
炒粉也好、面也好,飯也好,最要緊是火猛、手快。
只有翻炒得足夠快,受熱才會均勻,才能叫那調(diào)料徹底入味,也能更好的鎖住食物的香氣。
灶此時正熱,大猛火,宋妙又下了足油,那豬油香里混著茱萸辣嗆的味道,又有豬肉香氣、胡蔥香氣,再有炒米粉的香氣——那米粉被熱油一逼,混著其余食材,在鍋里不斷滋滋作響,真?zhèn)€香得不行,鍋氣十足。
她特地那把粉炒得有一點(diǎn)點(diǎn)焦,那焦是剛剛好的狀態(tài),又有醬油,使得那味道極香,尤其猛火炒出來的米粉完全把豬油、醬料給吸裹住,再得茱萸辛辣味提吊著,當(dāng)真又嗆又辣又香。
炒這樣一鍋其實(shí)根本沒用多少時間,只是說幾句話的功夫,但此時滿屋子都已經(jīng)是炒粉香味,并那油煙味。
連宋妙都被嗆得往后躲了一下,那何七不退開就算了,反而吞著口水急急地圍到了灶臺邊上,忍不住呼道:“這也忒香了!”
香得他犯迷糊。
但迷糊的人沒站一會,也被嗆得直咳嗽。
宋妙忙下了半鏟蔥,稍稍又翻炒兩下,就給盛到了盤子里,遞給何七,打發(fā)他道:“你先吃這個。”
何七捧了那盤子,激動得不行,卻還曉得問:“宋攤主不吃么?”
“我吃過了,此時不餓,你吃你的?!彼蚊钫f著,又給他遞了雙筷子。
炒粉盛出來,那鍋里干干凈凈的,并沒有多出來的油,也沒有糊底。
宋妙洗了鍋,就著這一口灶又下了油,拿熱鍋冷油炒那晾得半干的小筍粒。
小筍晾放的時間不夠,還帶著水汽,在鍋里啪啪作響,炒了一會才把那水分炒干,但一炒干,那筍香就慢慢上來了。
宋妙下了一點(diǎn)點(diǎn)鹽,炒勻了,便把那小筍粒給盛出來,就勢倒進(jìn)雞蛋液里,攪拌幾下,等那鍋中油溫上來,立時就再下了鍋。
攪散的雞蛋液,極熱的油鍋,那雞蛋液遇了熱油,一下子就膨脹開來,帶著煎雞蛋的香氣,嘶啦啦作響。
筍的份量并不少,與那雞蛋液是五五對分,又先用油炒過,已經(jīng)炒出筍本身自帶的香味,此時被熱油一煎,本來半收的香味再次冒了出來。
雞蛋煎得焦黃,又用的豬油,那香味自然很濃厚,但雞蛋的香是柔和的香,那油炒小筍的香又是清香,跟方才火燎火燒的茱萸炒米粉全不一樣,更家常,卻又同樣很誘人。
雞蛋小筍粒煎香了兩面,宋妙用鍋鏟一分為六,又拼回原樣裝進(jìn)了盤子里。
此時邊上那口鍋里的水也開了,她先下油跟鹽,復(fù)才把洗干凈的枸杞芽頭給放了進(jìn)去,剛剛煮軟,就將湯給盛了出來。
一旁那何七端了炒粉過去,雖然餓得不行,竟還忍住了不吃,特又自己尋了個盤子洗干凈,剛把那炒粉分了一小份出來,宋妙就拿托盤托著菜、湯過來。
他笑著指了指分出來的一小盤,道:“這炒粉太香了!我想怎么著也不能自己全給獨(dú)吞了,要分些出來給宋攤主也嘗嘗味道?!?
話音還沒落,等他見得那擺在面前的托盤,眼睛都發(fā)光了。
是一盤跟十五月亮一般圓的小筍粒煎雞蛋,金燦燦,焦焦黃,中間露出不少小筍粒,筍尖白,筍中黃,筍尾嫩嫩的青色,都帶著煎過的油亮和微微焦色,色、香俱全,讓人一看就食欲大開。
另有一碗枸杞芽頭湯,一點(diǎn)葷腥也沒有,甚至油都是清油,簡直就是山野枝頭的味道——茱萸炒粉、小筍炒蛋味道都厚,這枸杞芽頭湯是用來清火解膩的。
宋妙笑道:“何公子先吃吧,我當(dāng)真不餓,若是吃不完,就先放著?!?
得了她這一句,何七已經(jīng)一刻都不能再等,抄起筷子,就夾起了一口炒粉送往嘴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