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行搖了搖頭,道:“并非如此,九皇子在他們眼里的確已經(jīng)死了,不過不是突發(fā)重病,而是被人設(shè)計害了。當(dāng)然,九皇子并沒有死,而是被人救下來了。他改名換姓,隱沒于江湖,天下人卻都以為他已經(jīng)死了?!?
阿笙聽得糊里糊涂,道:“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別著急,我慢慢為你說?!痹铺煨械溃斑@事真要說起來,還得從當(dāng)今皇上還是太子時說起。那時,老皇上非常喜歡九皇子,于是就想將九皇子立為太子,但當(dāng)時太子之位早已確定,而且做太子的人是嫡長子,也就是當(dāng)今皇上。古來有個傳統(tǒng),廢長立幼會招來大禍,文武群臣自然極力反對,但老皇上仍是一意孤行,誰勸都沒用?!?
“當(dāng)時的太子本不想去爭什么,俗話說得好:“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當(dāng)然,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位不是太監(jiān),不僅不是太監(jiān),還是外戚中最有權(quán)勢的一位王爺——淮南王。”
“淮南王?”阿笙打斷了他的話,“難道就是那個被常笑之殺死的淮南王?”
“就是他?!痹铺煨欣^續(xù)說下去,“淮南王早已將女兒許配給了太子,如果太子被換,那他這國丈怕是也當(dāng)不成了。不僅如此,他與九皇子素來不和,如果九皇子登基上位,第一個要拔除的隱患就是他淮南王?!?
阿笙聽到這里也大概猜到了,道:“你是說,是淮南王設(shè)計殺害了九皇子?”
“就是這樣?!痹铺煨悬c了點頭,接著說道,“當(dāng)時老皇上巡視天下,正在歸來途中,淮南王假傳圣旨,召九皇子親自前來恭迎圣駕。九皇子信以為真,連夜拍馬出城,不料半路遇襲,身中數(shù)箭,后又被人灌了毒藥,丟在城郊,這樣本該是死定了,可造化弄人,偏偏被一個路過的游方醫(yī)者給救了過來,這才留下一命?!?
云天行喝了口水,又接著說道:“等九皇子恢復(fù)神智,他的死訊早已傳遍天下。突然遭此大難,對九皇子來說是個晴天霹靂,換成是誰,恐怕也不會好受。何況他從小錦衣玉食,衣食無憂,如今落魄江湖,居無定所,那心緒又怎會安寧,于是他便想到了復(fù)仇,之后便攛掇常笑之殺害了淮南王?!?
阿笙吃了一驚,道:“難道說,九皇子也加入了四海盟?”
云天行道:“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我記得馬大哥說過,常笑之以前也是當(dāng)官的,為什么會突然殺死淮南王呢?也可能是因為個人原因,但還有一點,常笑之在殺掉淮南王后,還死了幾個人,而這幾個人都是淮南王的黨羽?!?
阿笙道:“如果常笑之跟淮南王有私仇,殺死淮南王后再殺他幾個黨羽,也可以解釋得通?!?
云天行道:“馬大哥說過,這幾個人被殺時,分散在全國各地,相去甚遠(yuǎn),但他們卻都死在同一天,而且都是意外身亡,這未免也太巧了?!?
阿笙點頭道:“是太巧了?!?
云天行道:“這本就是一場有預(yù)謀的暗殺,而且參與的人絕對不止常笑之一個。由此可見,被殺的這些人很可能參與了當(dāng)年設(shè)計殺害九皇子一案,既然他們是淮南王的黨羽,這種可能性很大?!?
阿笙想了一會,道:“如果九皇子是四海盟的人,常笑之幫他殺死淮南王,的確可以加入四海盟,或者他一直都是四海盟安插在朝廷的眼線。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一切都能說通了。不過,九皇子為什么要去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