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棲江渡口。
紅軍機步一連接到指揮所的命令,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務必設法阻攔右路藍軍過江,任務時間是越久越好,所以并沒有撤離北岸。
特戰(zhàn)連被陳軍安排了新任務,秘密撤離北岸消失于大眾視野。
機步二連接到命令前往陸航營,由陸航營派遣運輸直升機進行空中投送,以最快速度送往安棲江北岸。
藍軍這邊以為紅軍炮兵連被打,接下來肯定不敢再繼續(xù)守在北岸。
因為繼續(xù)守,無異于送死。
所以摩步營三個連全部登船,分乘三艘渡船開始過江。
船上戰(zhàn)士們的心情都很放松,并不覺得渡江過程中會遭遇到攻擊,已經(jīng)開始計劃過江后怎么追擊撤離的紅軍。
結(jié)果就在渡船開到江中心的時候,紅軍機步一連從隱蔽轉(zhuǎn)為進攻。
為了防止被紅藍軍的炮火一鍋端,并且能在藍軍的炮火下支撐更長時間,機步一連進行了針對性的部署。
帶有30㎜主炮的86步戰(zhàn)車,具備遠程火炮打擊能力。
于是被純粹的當作八個炮點。
具體安排是全連以班為單位作戰(zhàn),并且還實施人車分離的戰(zhàn)術,步兵全部從車上下來找掩體開火,車上只留駕駛員和炮手,作為機動火炮點攻擊渡船。
全連分散站位,人車分離作戰(zhàn)。
等于就是在北岸這片區(qū)域,在能攻擊到渡船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將部隊進行分散,尤其戰(zhàn)車還要保持機動。
經(jīng)過這樣一番針對性安排后,能夠極大削弱藍軍火炮的威脅性。
范圍越廣。
火炮就越不好炸。
等機步一連各班組全部就位,藍軍的渡船已經(jīng)來到江心位置,再給他們五分鐘,就能抵達北岸碼頭。
“目標已經(jīng)進入火力打擊范圍,各戰(zhàn)車車載火力先一步開始攔截,步兵火力等目標靠近自行開火,務必將渡輪阻于江面?!睓C步一連連長果斷下令。
“砰砰砰砰……”
接到連長命令的各戰(zhàn)車班組,在炮手和駕駛員的默契配合之下,全都瞄準江面目標開始了攻擊。
“紅軍竟然沒有逃?還在北岸負隅頑抗?”
在渡船上的藍軍摩步營被嚇到了,營長立刻把情況匯報給了指揮部。
藍軍指揮部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也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尤其是旅長褚戰(zhàn)剛,都猛的站了起來。
演習開炮打的都是空包彈,能夠造成什么傷害,需要現(xiàn)場的裁判和導調(diào)員計算,眼睛實際是看不到什么的。
也正是因為眼睛看不到,只有耳朵能聽到開炮聲。
讓這些開炮聲變得更加驚悚。
藍軍誰也不想突然接到導演部通知,說他們的渡船被紅軍的炮火命中,翻在河中間整個連全軍覆沒。
負責運送的渡船可是民用船只,并不是軍隊設計的軍用運輸渡輪。
設計之初就沒想過要扛炮彈轟擊。
抗擊打能力是很弱的。
“炮火掩護,立刻炮火掩護?!?
褚戰(zhàn)剛不想摩步營出現(xiàn)問題,第一時間按計劃方案下達指令。
結(jié)果命令下達過了兩分鐘,北岸的炮火卻并沒有消失,依舊在持續(xù)進行開火,并且還接到了導演部的通知。
“藍軍渡船遭到紅軍炮火打擊,一號和三號渡船已經(jīng)受損,若再被命中一發(fā),將判定為被毀沉沒?!?
“怎么回事?炮團在干什么?他們都是吃干飯的嗎?對面就一個連的戰(zhàn)車火炮,都沒法壓制住嗎?”
褚戰(zhàn)剛得知消息氣得直拍桌子,臉色變得異常的難看。
結(jié)果他還沒向炮團那邊問責,炮團那邊先一步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紅軍的車載火炮機動性太強,轉(zhuǎn)換速度也很快,打兩炮就會換一個地方,藍軍炮團的拖拽型重炮,速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就像是老奶奶玩打地鼠,根本就跟不上紅軍的節(jié)奏。
“不行,這樣不行。”
參謀長丁凱快速的分析過后,意識到若是繼續(xù)這么下去,肯定會有渡船被命中,到時候摩步營的損失可就大了。
在江面上的部隊可不像地面,渡船一旦沉沒的話,整個連都會被判陣亡。
于是丁凱連忙勸阻道:“旅長,我們不能這么下去了,對方戰(zhàn)車火炮目標太小,我們就像大炮打蚊子,很難逮住他們,必須趕緊讓他們撤回來。”
褚戰(zhàn)剛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開始快速分析當前情況。
分析下來,他也意識到不劃算。
先不說對方目標太小不好打,就算是能夠把對方分散的九個目標,其中的一兩個打掉也沒太大意義。
反而要是自己這邊渡船被打沉,那損失的將會是整整一個連。
用一個營去換對方一個連。
簡直虧麻了。
因此褚戰(zhàn)剛聽了丁凱的建議,果斷下達命令道:“命令渡船返航,通知讓炮團一營和二營火力全開,集中火力攻擊紅軍,掩護渡船安全返回。
再給我通知空軍直升機中隊,請求協(xié)助再次攻擊北岸,必須在天黑之前,摧毀北岸紅軍的所有陣地。”
褚戰(zhàn)剛一連下達好幾道命令,右路藍軍各部幾乎全部動了起來。
炮團兩個人的火力瘋狂傾瀉,無差別覆蓋打擊紅軍戰(zhàn)車機動的區(qū)域,對岸邊紅軍之前構筑的工事,也同樣進行了炮火覆蓋,將戰(zhàn)壕工事完全摧毀。
紅軍機步一連是老部隊轉(zhuǎn)過來的,大部分成員都是當初鋼七營的步兵連,跟著陳軍一路國內(nèi)外征戰(zhàn),積累了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
在戰(zhàn)術打法上已深得陳軍精髓,懂得靈活作戰(zhàn)適時而動,絕不會打死仗和呆仗。
因此在藍軍渡船掉頭返航時,所有的戰(zhàn)車都停止了攻擊,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機動回山林中進行偽裝隱藏。
保留好自身的實力,不做無謂的犧牲。
這樣等藍軍下一次試圖渡江時,才能有足夠的炮火力量繼續(xù)進行阻擊。
也正是紅軍機步一連躲的快,藍軍接下來的火炮覆蓋并沒能造成損失,武裝直升機過來也撲了個空。
甚至其中一架武裝直升機,還因為大意和足夠倒霉。
被機步一連的戰(zhàn)士們找到角度,瞅準機會果斷來了個兩發(fā)前衛(wèi)1齊射,硬生生的給干了下來。
武裝直升機躲開了第一發(fā),可惜沒有躲開第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