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技驚四座
群雄雖然知道于秋雨說的絕非上策,可一時之間也的確沒有太好的辦法可行。
到會的大多數(shù)人雖然是應(yīng)邀赴會,可也并不全是一身正義想為武林除魔的。恰恰相反,很多人是因為自危才來的,畢竟死在索魂令下的一些高手可比他們厲害得多。
正因為如此,于秋雨的一席話深得人心。
眾人若真聯(lián)合起來,力量強大后就不用整日提心吊膽地害怕索魂令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身邊了。
見眾人紛紛點頭稱好,于秋雨又對群雄說道:“藍大俠有話和大家說,大家歡迎!”
頓時間掌聲雷動。
藍占整了整衣襟來到臺前,向大家說道:“諸位,現(xiàn)在的武林正值多事之秋,群魔四起,道消魔長,此時正是我輩該為武林出力的時候了!一個小小的索魂令,它能有多大法力,居然敢向天下群雄挑戰(zhàn)?我輩只要同心同德,不久的將來,群魔必然蕩然無存,還武林一個清凈的天空!”
頓時間,一片如潮的掌聲響了起來。
藍占頓了頓又道:“既然我們肩負(fù)著武林的正義,那么我們還有何畏懼呢?如果離別園的魔頭們,你們也在現(xiàn)場的話,請你們記住,最后的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
藍占的話使得大家又是一陣歡呼,但同時,很多人也都警覺地望了一下自己的身周。的確,誰敢保證這里沒有離別園的人呢?那只恐怖的血令,也許此時就在場中。
藍占又道:“今天的比武不同尋常,必須點到為止,我不希望它演變?yōu)樽韵鄽垰?!如果誰破壞了這個規(guī)矩,就是和天下英雄過不去,我藍占第一個就不答應(yīng)。
“今天到會的六大派弟子,權(quán)且充當(dāng)大會的護法,不參與整個過程的比武。
“今晚參加比武的每位英雄,只要能戰(zhàn)敗十名對手,就可成為聯(lián)盟的戰(zhàn)將,直接追隨于老英雄,聽于老英雄調(diào)遣,名額是十個。
“另外,除十大高手外,還會產(chǎn)生若干執(zhí)事!”
話音再頓,向場上看了看又道:“為了活躍一下氣氛,我們先請六大派帶隊弟子表演一下本派的成名絕技助興可好?”
群雄中本來就有好多人是來看熱鬧的,聽藍占如此一說,立刻起哄般叫起好來。
其實藍占早已和六大派弟子商議好了,否則也不會如此輕率決定。但六大派弟子不許參加比武,卻不是藍占的主意,而是六大派掌門私下授意的。
各派弟子本就對不能參加比武耿耿于懷,所以當(dāng)藍占和他們商議獻藝助興時,六個帶隊弟子莫不點頭同意。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首先出場的是“大力金剛”苗田。
苗田一身鐵布衫的功夫早已爐火純青,刀槍不入,而且他的鐵砂掌的功夫,也有九成的火候。
此時少林弟子早已抬來了一塊巨大的青石板放在了比武場。
苗田呵呵地笑著,先向眾人抱拳為禮,之后來到了巨石之前。
也未見他如何作勢,很隨意似地?fù)]起一掌,擊向那巨石。
砰!
只聽得一聲爆響傳出,碎石如雨!偌大的一塊巨石板,已被劈得粉碎。
一時間,場外贊嘆之聲不絕于耳。
又有幾個少林弟子跳了過來,他們來到場中也不語,掄起碗口粗的木棒就朝苗田身上打去,但聽“咔咔”之聲連續(xù)傳來,那幾根粗大的木棒接連折斷。
眾人又是轟然叫好。
還沒等眾人停住叫喊,又有兩名少林寺弟子一拿長槍,一拿鋼刀來到場中。但見拿刀之人,掄刀就朝苗田的腦袋剁去,而拿槍的那人也是不由分說,舉槍就朝苗田的前胸刺去。
一些江湖女俠陡見此景,不由得驚叫了起來,更有甚者雙眼緊閉,不敢觀看。
但所有的擔(dān)心都是多余的,因為那柄鋼刀雖然砍在了苗田的頭上,卻又被彈了回去;而那柄長槍,雖然也扎到了苗田的胸口,可槍桿卻彎成了弓。
今天眾人可真是開了眼界,很多少年俠士都在高呼“大力金剛”苗田的名字。
苗田向大家抱了抱拳,閃身退了下去。
第二個上場的是“快劍手”于白,他為大家表演了一套劍法,不過這套劍法并不純是武當(dāng)劍法。
于白是帶藝上山的。
他原本是海南劍派掌門于萬里的小兒子,在沒有投入武當(dāng)前,在海南劍派已有第一高手之稱了??伤粷M足自己的成就,跪在武當(dāng)掌門清風(fēng)道長身前三日三夜,才被清風(fēng)收為大弟子,所以于白的劍法是取武當(dāng)和海南兩派之精華而成的。
于白的表演,顯然沒有苗田那樣驚天動地,所以歡呼聲并不如剛才的那般響亮。
但是,于白的劍法在藍占、李飛龍和蕭飛逸等眼中可就大不一樣了。
于白的劍法看似平和,不慍不火,可卻暗含玄機,每一招每一式都可迅速演變成致命的殺招。
他的劍法中不但蘊含以柔克剛的內(nèi)勁,還有以靜制動、以快打慢等多種招法,只是很多人瞧不出罷了。
而于白的劍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于運劍的手法上,本來是一把剛性極好的寶劍在他的手中卻變得柔韌有余。他每刺出一劍都有異常軌,像蛇一樣曲折,專攻偏鋒。
這不但使蕭飛逸大感吃驚,就連李飛龍也頻頻頷首以示贊許,因為他看得出,于白對這柄劍的控制已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這手功夫,江湖劍客鮮有人能做到,可是于白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相當(dāng)好。
一套劍法施展完后,于白又回到了起步的位置,剛好走了一個圓。很少有人注意到此點,但是蕭飛逸已經(jīng)注意到了。他發(fā)覺于白的劍術(shù)已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了,看似中規(guī)中距,步步為營,實乃是大開大闔的上乘之作。
很多人看于白的表演,只當(dāng)熱鬧看罷了,可蕭飛逸易則不然,從頭到尾他沒有放過于白任何一個細(xì)節(jié),可以說于白的這套劍法,已全被蕭飛逸記下。
要說蕭飛逸也不是神人,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過目不忘,但對于武功一道,蕭飛逸就有這個常人沒有的特殊能力,只要看過,就不會忘記,而且很快還會被他所用。
其實武學(xué)一道,到了極點,很多東西也就殊途同歸了。
蕭飛逸自幼學(xué)習(xí)大俠蕭笑天的“飛天劍法”和“大漠旋風(fēng)”李飛龍的“霹靂刀法”,對刀法和劍法的精髓都是知之甚深,所以他就能看出于白這套劍法的精華與不足,這是很多年輕劍客根本就無法比擬的。
第三個出場的是峨眉派大弟子妙玄,她和蕭飛逸幾人打過招呼后才款款地走到了練武場正中。
妙玄的出場令所有人的眼前都為之一亮,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更有好多年輕子弟大聲喝起彩來。
妙玄先向群雄躬身一禮,之后縱身飛起,落在了比武場四周的一支火把上。
眾人大驚。
而就在眾人驚叫聲還沒有落地之際,妙玄已向彩蝶穿花般在四周火把之上疾走了一圈,之后翻身落在場中,毫發(fā)未損。
眾人大聲喝彩,紛紛叫好!
可就在這時,妙玄早已撤劍在手,飛身而起,一劍斬下了一只火把。
眾人驚疑,不知妙玄想要干什么。
可妙玄接下來的表演,卻令群雄嘆為觀止。
原來,妙玄雖身在空中,手中的寶劍卻連揮三次,將那支火把平分為八塊。
霎時間,那劈開的火把似火流星一樣四下落去……
而妙玄則似那散花天女一樣徐徐地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