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風波愈演愈烈,整個蘇州城都籠罩在天花陰霾之下。
好在第二波謠及時傳開,那“天子求藥、牛痘降世”的消息,多少給百姓們帶來些心理慰藉。
民心稍得安撫,城中局勢尚能穩(wěn)住,但身為一方知府的韓宜可,這兩日卻憂心忡忡。
自得知白蓮教打算謀亂,他一門心思盤查官衙內(nèi)應,想在對方動手之前揪出這內(nèi)應,可苦查兩日,仍是毫無收獲。
“怎么辦?總不能坐等白蓮教妖人叛亂吧?”
后堂之中,再一次收到手下探查無果的回報,韓宜可滿臉陰云。
京中雖已派人來平亂,但那大軍調(diào)動聲極大,很難不驚動地方州府,如若府衙內(nèi)有敵人內(nèi)應,定會提前偵知消息,與白蓮教通氣。
屆時,曹國公的大軍會撲個空,天子的部署也要全盤告敗。
“大人,京里來人了!”正當韓宜可手足無措之時,一隊人馬護送著一支特殊小隊,趕到了蘇州府衙。
“韓大人,別來無恙??!”領頭之人,年紀與韓宜可相仿,氣質(zhì)卻大相徑庭,相較于韓宜可的銳意進取、意氣風發(fā),這領頭之人卻是輕佻懶散、老于世故。
“陳醫(yī)正,你終于來了!”看到風塵仆仆的陳君佐,韓宜可心中稍有寬慰。
陳君佐此番前來,是奉朱元璋之意,來給百姓接種牛痘的,而他這一現(xiàn)身,正契合那“天子求藥、牛痘降世”的傳,這無疑會給蘇州百姓以極大鼓舞。
而百姓民心安定,那白蓮教的陰謀,自然也不攻自破。
“韓大人,你蘇州百姓對那牛痘風評如何?”
陳君佐剛一進堂,便追著詢問蘇州動向,顯然在為牛痘接種做準備。
韓宜可自是點頭道:“城中百姓對那仙神賜藥之說將信將疑,對那牛痘神藥倒很有好感。”
牛痘一說傳播開,雖也遭人質(zhì)疑,但至少給驚惶中的百姓一個安慰,百姓們對這神藥,自然期待不已。
陳君佐大喜,當即撩起衣袖道:“那咱還等什么?此事宜早不宜遲!”他作勢便要組織醫(yī)官,準備牛痘接種事宜。
“等等!”
韓宜可卻抬手將之攔下,低眉沉吟片刻,韓宜可的臉上現(xiàn)出幽光:“在接種牛痘前,怕還要陳醫(yī)正幫本官一個小忙!”
……
牛痘降世的謠,有如一盆涼水,澆在火急火燎的蘇州百姓心頭,稍許平息了他們的焦慮驚惶,但對于蘇州同知趙逢春而,這盆涼水來得卻不是時候。
趙逢春正打算借民心思變鬧點動靜,將韓宜可趕下臺,可這謠風向一變,他的計劃便憑空多了變數(shù)。
這兩日,趙逢春一直在觀望等候,觀望的是城中民心動向,等候著白蓮教起事。
民心越是安定,那白蓮教能掀起的波瀾就越小,這對他趙逢春而,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州衙廨堂里,趙逢春正揣手來回踱步。
“他娘的,好端端怎又冒出個天子求藥來?那群泥腿子也真夠蠢,竟叫這等沒來由的謠給糊了??!”
他一面唾罵,一面已在尋思,何時再去一趟白蓮教,催促對方盡早行動,但思慮許久,終是將這念頭壓下。
當下是敏感時刻,斷不能被人揪住了把柄,否則一切計劃就都前功盡棄了。
正自思量間,卻見個衙役跑了進來道:“大人,知府大人傳喚,讓諸位大人后堂一敘!”
趙逢春正謀劃著如何暗害知府,這時聞聽對方召喚,不由心下微凜,他忙正了正衣冠,借這動作平復心情,揮手道:“本官知道了,這便過去!”
起身出門,他已在尋思,這韓知府這回又在整什么名堂。
剛一走出廨堂,迎面卻撞上通判楊知忠。
“趙大人,你也得了府尊召令?”楊知忠一臉迷茫,顯然也摸不清韓宜可的意圖。
趙逢春笑著與之打過照面,搖頭道:“本官也正一頭霧水,咱們一道過去瞧瞧吧!”說話間,二人已走到后堂門口。
甫一推門,便見堂內(nèi)站著個年輕人,背著個醫(yī)箱,一副郎中打扮,而韓宜可正與其笑晏晏,好不親密。
“此人是誰?”
趙、楊二人面面相覷,皆是一臉迷茫。
不一會兒,他們身后又擠進來不少僚屬,整個州衙的大小官員,竟都湊了個齊全。
“好了,諸位既已到齊,便由本官來向諸位引薦!”
韓宜可一聲招呼,令得后堂安靜下來,隨即他又拉著那年輕郎中,介紹道:“這位乃是太醫(yī)院陳醫(yī)正,此番前來,是奉朝廷之令,為我蘇州百姓接種牛痘,防治天花疫癥的!”
此一出,滿堂皆驚,所有官員全都長大了嘴,一副欲又止的嘴臉,倒不能怪他們沒見過世面,實在是那“牛痘”之名,太招人惦記。
這兩日,城中到處在傳,天子求仙問藥,討得“牛痘”對付天花……
卻沒料,京里果真來了人,送來這牛痘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