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卻在這時,一聲驚堂木響起,將這二人的眼神交接打斷。
“吳知府,你且退下,勿要影響本宮審案!”
朱標清冷低喝,那親軍都尉更是走上前來,將短刀一橫,擋在二人中間。
吳仁行自知不能過激,不然就真的暴露了,只能瑟瑟拱手道:“下官一時悲憤,殿下勿怪!”
朱標幽眼掃過吳仁行,只冷笑再不應對,他隨即扭頭,又朝那身后毛驤望了一眼。
毛驤立馬上前,招了招手,便有一干親軍都尉走上前來,遞上一本賬冊,朱標又從毛驤手里接過另一本賬冊,將那兩本賬冊合攏一起,道:“這里,一本是本宮從工部調(diào)來的開封河道修繕賬冊,另一本則是從你府衙庫房取出的河道工事留存藉冊,有這兩本賬冊,本宮自能查出這修河筑堤,究竟有哪些人參與?!?
說著,他將那兩本賬冊揭開,對照上面各類名目主事負責之人,一一念起:“開封府通判宋良知、府衙工房司吏趙先陽、工房典吏李明念……”
他將參與堤壩修筑的所有官員文吏的名字,一一念全,所有被念到名字之人,皆是臉色一白,隨即顫抖起來。
不待他們癱倒下去,身后已有親軍都尉趕了上來,將這些犯官雙手托住,押了下去,而那癱倒在地的宋良知,自也被人硬架著胳膊,強抬了出去。
眼看府衙諸般官吏被抓了個七七八八,所有人都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再吱一聲,而那吳仁行,更驚得大氣都不敢出。
饒是如此,吳仁行心念已在飛速運轉(zhuǎn),尋思著該如何撇清罪責。
其余那些文吏倒無所謂,他們只是照宋良知吩咐辦事,壓根不知此案背后內(nèi)情,唯一知曉那貪墨贓款最終落到他吳仁行手里的,便只有宋良知了。
可宋良知會將他招出來嗎?
誰敢保證?
更何況,此刻審案的是太子,而負責刑訊逼供的,更是那惡鬼般難纏的親軍都尉!
吳仁行心中正打著算盤,盤算著是當下逃離,還是觀察情況,再視情況而定。
正在這時,卻聽一聲幽冷聲音傳來:“最后一名涉案官員……開封府尹,吳仁行!”
吳仁行猛地抬頭,眼里滿是驚惶,嘴里驚叫不已,當即跪地,哭嚎喊冤了起來:“殿下,冤枉??!黃河堤壩工事乃是宋通判主事,下官雖為府尹,卻對此道一竅不通,下官確有疏于管理之責,卻……卻無貪贓枉法之罪??!”
他這哭爹喊娘,涕泗橫流的做派,倒與平日那府尊模樣全然不同,堂內(nèi)剩下的官員看了,忍不住議論開來。
“肅靜!”
朱標再一拍驚堂木,怒目瞪向吳仁行道:“吳知府,你乃開封主官,府內(nèi)出了如此大案,害得河堤潰決,城池遭淹,你竟還說與你無關(guān)?你可知曉,此番大水漫灌,我開封子民死傷多少?又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朱標又回想起自己初來當日,看到那如山般的壯漢,扛著自家老母尸身,落寞離去的場景,那壯漢鋼鐵筑成的身子,冷漠如冰霜般的面孔下,究竟蘊藏了多大的哀痛。
這哀痛,全來自這一場瞞天過海的貪贓枉法,而眼下這首要嫌犯,竟還敢哭嚎喊冤!
“哼!吳仁行,你有沒有罪,一審便知……”朱標氣得咬牙切齒,揮手呼道:“押下去!”
吳仁行仍在哭嚎喊冤,可隨著親軍都尉撲將上來,他那哭嚎聲又變作嗚咽聲。
嗚咽聲漸行漸遠,吳仁行自也被押了下去。
……
“冤枉啊,下官可沒有……沒有參與此案啊!”
刑房之中,吳仁行已被扒了上衣,五花大綁在人字柱上,他仍在哭嚎求饒,試圖擺脫罪責,但面對他的,是毛驤等一眾親軍都尉,他們早習慣了這般訊場面,哪會有半分留情?
“吳知府……該招便招了吧,不然平白吃一番苦頭,到最后不還得招供么?”
此刻的毛驤,已不再是朱標身旁那冷漠寡的侍衛(wèi),他已搖身一變,成了一切犯官最為懼怕的索命判官,雖然毛驤手中并未拿任何刑具,但只需他往旁邊一站,就足夠叫人心驚膽寒。
吳仁行的牙關(guān)已在打顫,他盡力鎮(zhèn)定心神道:“下……下官……下官冤……”
“哼!”
不待他將“冤枉”二字喊完,毛驤又冷冷一哼:“你是不是以為,本指揮使治不了你?我可告訴你,我親軍都尉府的手段,可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