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店不僅僅只是銷售摩托車,還得要有售后維修服務?!?
“摩托車的維修說難也不難,簡單的對人進行一下培訓就能上崗?!?
只要工具齊全、配件夠,維修摩托車是很容易的事情。
畢竟現(xiàn)在摩托車上面又沒有芯片之類的,屬于純機械……
有電路這些。
但是,都是一些很簡單的電路。
一看就懂。
不需要維修人員去明白原理,只需要知道這線路是做什么,要是斷了,什么功能就不能用。
絕大部分的故障,直接肉眼就能夠找到。
一般來講,輪胎被扎破的情況,屬于比較多的。
補胎嘛,這簡單。
最難的一部分,是將輪胎從輪轂上面給弄下來和裝回去。
當然,有專門的工具,弄起來還是很輕松的。
接下來,陳元慶去研發(fā)部門看了專門為路試給弄出來的摩托車。
這車因為專門為路試來弄的,所以在設計上面,就以騎著舒適為主。
并沒有考慮其他的。
而現(xiàn)在人們買摩托車,可并不僅僅只是代步用。
摩托車現(xiàn)在的屬性是什么?
交通工具,以及生產(chǎn)工具。
沒有看錯,現(xiàn)在的摩托車是生產(chǎn)工具。
摩托車不僅僅只是用來進行代步,還要服務于生產(chǎn)。
主要是進行拉貨。
在摩托車后座上面給弄上兩根木棒,左右分別的挎上兩個竹簍裝東西。
或者直接就將一大包東西給放在后座給綁起來拉走。
像是排量125ml的摩托車,輕易而舉的能拉1000斤青瓜!
125摩托車在國內(nèi)市場上面屬于絕對的主流,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滿大街的摩托車都是這個排量的。
陳元慶:“這車騎著,累人嗎?”
人機工程學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出現(xiàn)在國內(nèi),還是在八十年代初。
之前的時候,就只是一些少量研究,沒有系統(tǒng)化的發(fā)展。
陳元慶太知道人機工程學的重要性了。
企業(yè)做產(chǎn)品,是賣給人用的。
那么,用得舒服是首要的吧!
有些產(chǎn)品的設計,那真的是倒反天罡。
“不累。我們的測試人員,連續(xù)騎上幾個小時都沒有問題?!?
陳元慶跨騎上去,整個身體還是挺舒展的狀態(tài)。
“可以??梢栽谀銈冞@個基礎上面,再是給改上一下,做上一款專門給到有錢年輕人拿來裝酷的摩托車。”
搭載的發(fā)動機,不能夠是125排量的,最少得要160排量。
陳元慶召集幾個人,組成了125排量摩托車的研發(fā)小組。
首先是買了一輛本田gl145摩托車回來。
這款摩托車差不多是1985年進入到國內(nèi)市場。
但在市面上,并不多。
畢竟國內(nèi)不生產(chǎn),是進口的。
進口的東西,大家都知道的,得要外匯。
此時市面上主流還是彎梁摩托車,其中最火爆的就是嘉陵cj50摩托車。
現(xiàn)在的價格,在四千多一輛,而且還供不應求。
等到九十年代,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上去了,嘉陵cj50摩托車才是不被人們喜愛。
本田gl145在1993年與國內(nèi)廠商合資生產(chǎn)之后,改名為gl125。
然后整個九十年代,125摩托車就成為了摩托車的代名詞。
滿大街的摩托車,就是這個樣式的。
不得不說,本田gl145摩托車真的有著點東西。
在操控感、動力、舒適性、耐用性上面都有著超好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