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位于渝州沙坪壩區(qū)雙碑的嘉陵廠制造出中國第一輛民用摩托車——cj50。
1980年9月,由嘉陵機器廠、浦陵機器廠、紅山鑄造廠、華偉電子設備廠和南川縣農機廠自愿組成的“嘉陵牌摩托車經濟聯合體”在嘉陵機器廠成立。
1982年,渝州一躍成為全國摩托車行業(yè)“大哥大”,占據全國摩托車市場的%。
渝州的兩大摩托車企業(yè)長期穩(wěn)坐全國摩托車行業(yè)第一、二把交椅。
隨著兩家企業(yè)的成功,其他人一看,我也要搞摩托車。
所以在渝州迅速的出現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摩托車企業(yè)。
摩托車產業(yè)也成為了渝州的支柱性產業(yè)。
渝州也被稱之為摩托車之都。
到了21世紀,渝州這個摩托車之都將會從巔峰時期沒落,全國市場占有率下降到%。
但那都以后的事情。
1986年的現在,渝州無疑是全國最強的摩托車生產地。
也就意味著,在渝州有著大量的摩托車配套企業(yè)。
這些配套企業(yè)之中,不僅僅有國營企業(yè),還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北辰單缸四沖程100型摩托車發(fā)動機雖然還沒有最終的定型,但陳元慶知道已經不遠了。
那么,就必須得要考慮生產的事情。
渝州無疑提供了很好的產業(yè)基礎。
每一座城市,都是有著自己的產業(yè)基因。想要在一座城市里面憑空發(fā)展某一個產業(yè),難度是極其大的。
想成功,不是先發(fā)瘋。
而是先看清天時、地利、人和。
“在發(fā)動機配件上面,我們大量的采用了市面上能夠買到的配件,只有少量的配件需要專門的定制?!敝芮喾逭f著,目光炯炯的看向陳元慶。
按照之前陳元慶說的,發(fā)動機研發(fā)出來有獎金,發(fā)動機賣出去之后還有分紅。
分紅什么的,周青峰不想,他現在就想要獎金。
陳元慶雖然不知道周青峰心中所想,但他還真的沒有食的打算。
男人一口唾沫一口釘,開口即釘死,信口開河要不得。
有些企業(yè),事先以“重賞”來招人干事,人家把事給干成了,卻覺著人家拿得錢太多,直接反悔不認。
這般行徑可是不太好。
直接把企業(yè)信譽扔在地上當抹布,臟了,可就不好洗了。
以后再是有什么要員工出大力的事情,員工們也只會是磨洋工。
企業(yè)想要發(fā)展得好,那么激發(fā)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是很重要的點。
陳元慶:“如此說來,這款發(fā)動機,能夠很快的就投入生產?”
周青峰臉上無甚表情的樣子:“測試還沒有完成,想要投入生產的話,需要時間。”
對于周青峰這樣,陳元慶表示已經習慣,這家伙就沒有見他笑過。
各人有各人的性格,陳元慶也不糾結。
“慢慢的測,把問題都給測出來,生產的事情不急,好飯不怕晚,我等得起?!?
在實驗室弄,和正式開始工業(yè)化生產,完全是兩回事。
采購生產線……
不!
布設生產線的話,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先是小作坊式生產,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完成工業(yè)化生產的轉向。
畢竟,現在摩托車全國產量也就才63.5萬輛(1986年)。
還沒有到千萬輛的級別。
重新的回到辦公室,陳元慶對王鵬道:“周青峰不錯?!?
王鵬認可的道:“他是個好苗子。”
說著,王鵬心里面卻是在想,這么好的苗子,在這是不是給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