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南微微挑眉,對這個帶著泡沫意味的詞似乎并不感冒,提醒道:
“現在所謂的微短劇大多是粗制濫造,盈利模式都模糊不清,你憑什么認為它能成為風口?又憑什么認為你能在這個領域做出壁壘,而不是被后來者淹沒?”
陳澈知道,以秦雅南的性格一旦質疑,就是進行了一個認真的狀態(tài),她的質疑是專業(yè)的、必要的,說明她聽進去了。
反之,秦雅南不太感興趣的東西,一般連過問的心思都沒有。
比如之前的得物,要不是陳澈拿出商業(yè)計劃書,單靠說支撐不起對方的興趣。
“現在的微短劇確實是初級階段,就像十年前的網文,被主流視為不入流,但用戶習慣在變,環(huán)境也在跟著變化。”
陳澈身體再次前傾,與認真聆聽的秦雅南四目相對,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道:
“智能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4g網絡覆蓋完善,5g即將普及,流量資費下降,讓移動端隨時隨地刷視頻成為常態(tài)。
那你覺得人們等公交、坐地鐵、午休的碎片時間,需要什么?
不是動輒一兩個小時的電影電視劇,更不是所有人都會什么國際經濟新聞資訊,他們需要的是三五分鐘就能看完一個完整沖突、情緒爆發(fā)點密集的故事,
這就是短劇的核心優(yōu)勢,一個可以完美適配碎片化和即時滿足的需求,
小雅,只有市場有需求的東西,才是網上經常說的,站在紅利風口豬都能飛,
不出兩年,這東西就算你和我不做,那也會有其他人搶占市場,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像你一樣,覺得微短劇沒有多少發(fā)展前途,
那是因為短視頻還沒有完全進入成熟,還沒有短劇真正猛進的市場。”
秦雅南至始至終都沒有打斷陳澈,只是安靜的聽著,很快手指停止了敲擊,交叉放在膝上,擺出思考時的姿態(tài)。
“至于盈利模式…”
陳澈知道秦雅南在思考什么,很懂她的沒有故意賣關子,直接說道:
“未來我覺得應該是分階段的,核心就是pay-per-view(付費點播)和會員訂閱,單集付費解鎖后續(xù),或者打包購買全集,等市場飽和成熟,我們再打免費牌,通過用戶流量進行投放廣告,進行核心轉化。
這些東西我現在說起來簡單,但關鍵還是在于內容的吸引力和持續(xù)性。
為什么我要重金投入影視基地?就是想主導引領這個行業(yè),并保持自己的標準化、規(guī)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證內容供給的穩(wěn)定和品質下限。
我已經讓人在邯鄲成立項目,那座影視城基地就是定位為短劇夢工廠,專注高效產出符合市場口味的豎屏短劇?!?
“豎屏?”
秦雅南捕捉到這個關鍵詞,說明她一直都在認真聽,她剛才就對這個詞抱有一種特殊的感覺,總覺得應該值得注意。
“對!”
陳澈之前就說過了,但這次只有秦雅南在場,他更加詳細的解釋道:
“我覺得這是核心產品的關鍵,傳統(tǒng)影視是橫屏,適合大屏幕沉浸體驗。
但手機是豎屏,用戶習慣豎著刷內容,我們的短劇從劇本結構、拍攝構圖、演員表演到后期剪輯,全部圍繞豎屏手機屏幕優(yōu)化,打造沉浸式體驗?
這代表了我們的投入需要時間成本,因為這本身就是一道技術壁壘和風向壁壘,等大家都反應過來,我們的制作流程和人才儲備已經成熟了,這是我覺得在市場沒有成熟之前提前布局準備的最大原因?!?
陳澈頓了頓,又拋出更具吸引力的點,望著秦雅南認真漂亮的側臉道:
“另一方面比較重要的是ip聯動,你應該知道,我還有一家公司在開發(fā)很多軟件,其中有一個叫做番茄小說的項目。
海量的網文就是短劇最好的素材庫,低成本把熱門網文ip改編成短劇,既能快速驗證市場、迎合市場進行運作,最后又能反哺小說平臺流量,形成閉環(huán)。
而且,爆款短劇本身就能孵化新的ip,進行游戲、衍生品甚至大電影的開發(fā),想象空間巨大,未來的市場千億不止。”
陳澈看著秦雅南再次陷入沉思的側臉,不慌不忙的笑了笑繼續(xù)道:
“小雅,我之前還是做過功課的,去年幾大主流視頻平臺微短劇總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300%,用戶付費意愿在快速提升。
其實就算是你覺得粗制濫造的微短劇,市場也在上升,雖然現在市場總額還不大,但增速驚人,未來完全可以轉化。
預計兩年后,國內市場規(guī)模突破百億不成問題,現在正是布局的最佳時機,
我們要自己下場制作,更要掌控自己的內容生產源頭和核心分發(fā)渠道,
再配合番茄小說的ip庫,就能在即將爆發(fā)的市場里占據先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