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詳盡的資源信息整合報告,也新鮮出爐。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曲元明拿起電話,撥通了錢坤的號碼。
“老錢,準備一下,我們去石頭村。咱們的璞玉計劃,從一塊石頭開始!”
沿溪鄉(xiāng)通往石頭村的路。
與其說是路,不如說是一條在群山間勉強掙扎出來的土龍。
吉普車在村委會那棟破敗的二層小樓前停下。
出乎意料,村口沒有歡迎的干部,只有黑壓壓一片村民。
他們扛著鋤頭,拿著鐮刀。
為首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漢。
他就是石頭村的村支書,石大海。
車門打開,曲元明和錢坤剛下車。
“喲,鄉(xiāng)里又來大領導了?這次是準備讓我們養(yǎng)兔子還是種藥材啊?”
一個年輕人怪腔怪調地喊道。
錢坤臉色一沉,正要開口訓斥。
石大海已經(jīng)走了上來,“曲鄉(xiāng)長是吧?年輕有為?!?
“我們石頭村,窮。但我們不傻。”
石大海指了指腳下的地。
“前年,王鄉(xiāng)長來,說我們這適合搞生態(tài)養(yǎng)豬,結果呢?豬瘟一來,全死絕了,鄉(xiāng)里發(fā)的補貼還不夠買飼料的?!?
“去年,趙書記來,說讓我們種什么金銀花,搞特色農業(yè)。種出來了,這破路,車都開不進來,眼睜睜看著花爛在地里!”
“我們這,祖祖輩輩就守著這些破石頭!要是它能換錢,我們早就發(fā)財了,還用得著你們這些領導來指點迷津?”
“除了石頭,我們什么都沒有!”
一個老太太喊道,“你們別再來折騰我們這些快入土的老骨頭了!”
“對!別折騰了!”
“回去吧!”
村民們的情緒被點燃,鼓噪起來。
面對幾乎要失控的場面,錢坤手已經(jīng)摸向了腰間的手機,準備隨時給鄉(xiāng)派出所打電話。
曲元明擺了擺手。
“各位鄉(xiāng)親,各位叔伯大爺,我只說三句話。”
“我理解大家的怨氣。以前的錯,我認。但我是我,我只為我今天說的話負責。”
“我不是來畫大餅的。我是帶著合同和方案來的。”
他沒有理會人群中傳來的嗤笑。
“大家腳下的不是廢石,是寶貝。”
曲元明從文件夾里抽出一份報告,攤在眾人面前。
那上面有詳細的地圖、數(shù)據(jù)表格,還有普通村民看不懂的地質剖面圖。
“我來之前,請農大的專家周巖同志,花了半個月時間,跑遍了我們村周圍的山。大家請看,”
他指著報告上的一張照片。
“我們腳下的這種青石板,學名叫層巖青,特點是質地堅硬,紋理天成,帶著天然的水墨花紋?!?
說著,他從地上撿起一塊石片,用袖子擦干凈。
“大家看,是不是像一幅山水畫?”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