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遠嫁到異國他鄉(xiāng)的新娘。
即將離開舊日熟悉的一切的米曉冉,確實會感受到前途茫茫的滋味。
她會難以避免地多愁善感起來,流一些悲冬傷秋的眼淚。
這很正常,若非如此,她也就不能算是個女人了。
但這種狀態(tài)在她身上也沒有持續(xù)多久。
因為后續(xù)一件件還需要忙碌的事兒,成功地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就比如說接下來的一陣子,她就被米嬸兒硬拉著,像個花蝴蝶似的天天飛舞在各大百貨商場,買這買那。
穿的用的,什么都買,光中成藥就弄回來一大皮箱。
仿佛這次她要去沙漠中旅行。
那兒沒有商店,沒有人,沒醫(yī)院,什么東西全都得從國內(nèi)帶去。
而這,就是八十年代出國的通病。
這年頭,但凡出國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帶著大包小包出去的,主要是擔(dān)心國外的東西貴。
由于出國機會較少,國內(nèi)的消息都是以訛傳訛,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稀里糊涂買了一堆東西。
最后往往到了國外一看……
天哪,才知道自己多傻,好些東西敢情是白買了。
尤其是衣服,國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貴,趕上大減價,甚至可能比國內(nèi)還便宜。
這件事上,米家人同樣未能免俗。
終歸人是局限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他所處的時代,就會被周圍的人所浸染,染上和同時代的人相同趣味。
所以,雖然米曉冉也曾經(jīng)極力反對過,可說了白說,根本沒用。
“媽呀,您別太過分了,買這么老些東西干嘛啊。漢宇都說了,美國什么都有,需要什么,到那兒現(xiàn)買最方便。”
而米嬸兒的回答就像大多數(shù)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一樣。
“傻丫頭,美國的東西多少錢?咱們這兒多少錢?我跟你說,你嫁了人就不比過去了。趙家再有錢,人家也不會喜歡個大手大腳花錢不過腦子的兒媳婦。是不是這個理兒?”
米曉冉登時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不禁為之一愣。
“那……那,我?guī)н@么多藥干嘛呀?您想讓我去哪開藥房???”
哪兒知米嬸兒更得著理了。
“切,什么都不帶,這些藥你也得帶著。我就不信,在美國你能買著花露水兒、清涼油兒和牛黃解毒丸兒?有備無患知道嗎?等你用的時候就不嫌累贅了。再說了,你沒看漢宇他舅啊,從美國帶過來的咖啡罐兒,走哪兒都帶著,他怎么沒嫌累啊?一樣的道理嘛……”
別說,米曉冉還真被說懵了,徹底沒法反駁了。
因為汪大東來內(nèi)地,行李里最重要的東西,確實就是兩大罐子從美國帶來的咖啡。
他還跟米曉冉當(dāng)面笑談過,說多虧自己聰明,否則就很難每天喝到真正的咖啡了。
就這樣,最終買完了一歸置,米嬸兒居然置辦了六大皮箱的東西。
這樣的結(jié)果讓米曉冉簡直哭笑不得。
因為且不說帶著這么老些過日子的東西去美國,像不像逃難的難民。
就光說運費,那就不是個小數(shù)兒,比那些東西還值錢呢。
這事兒辦得是要多傻有多傻!
好在讓米曉冉頗感欣慰的是,趙漢宇對此非但沒有嘲笑,而且表示出了極大的寬容和理解。
“伯母也是一番好心,這份心意你一定要體諒。不如這樣,買這些東西的錢,我來出好了。咱們走的時候盡量帶,帶不了就留下,反正日用品,你家里也能用上……”
―――――
這些話絕對是意外收獲,讓米曉冉心里暖暖的。
為此,她覺得自己確實選對了人,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不少。
似乎未來要面對的陌生環(huán)境,也沒那么讓她緊張了。
然而更讓她感到快慰的,還得說趙漢宇把婚禮安排得氣派非常,超乎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