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9日,星期天。
這就是張士慧和劉煒敬大喜的日子。
這個早晨,張家是以一頓波瀾壯闊、聲勢浩大的早餐開始的。
由于張士慧早就交了錢,也打過了招呼。
早上六點,胡同口外頭的早點鋪準時送來了五十個油餅,三十個火燒,一桶豆?jié){,一大盆咸菜,六十個茶葉蛋。
這樣一來,張士慧那些一大早趕過來幫忙的朋友、同學,同事們,也就有了熱乎飯吃。
誰到了都是先端碗拿筷子,毫不見外地足吃足喝了一通。
然后就再不用張士慧一家人關照什么了。
吃飽了的人都無比自覺地主動開始干活。
該幫著裝喜糖裝喜糖,幫著分煙的幫忙分煙。
貼喜字的貼喜字,吹氣球的吹氣球,拉掛鞭炮的掛鞭炮,拉彩花的拉彩花……
甚至連洗碗,燒水,沏茶都有人管。
讓張家三口人徹能底騰出手來,拾掇他們自己的儀表。
還別看張士慧的父母昨天才剛剛到家,凈忙著見親家,安置自己了。
不少瑣事兒都得指著臨陣磨槍的現(xiàn)拾掇。
而且今天來幫忙的這些人,彼此也互不相識。
可“人多力量大”這話是真的沒錯。
張士慧的朋友們又都是年輕人,就這么嘻嘻哈哈一聊,互相商量著分配職責。
不但事兒辦利索了,彼此也成朋友了。
至于同院的鄰居們,把這份熱鬧看在眼里,無不對張家的能量重新估量,心生羨慕。
因為且不說二三十個穿著體面的大小伙子幫忙張羅是一種什么樣的氣場。
關鍵是張家屋里那些家私實在了不得啊。
與張士慧同院的人早就看過他的新房了。
知道他家里不但一水锃光瓦亮的洋家具。
五斗櫥上還放著十八寸的日立彩色電視機、氣壓式熱水瓶。
捷克式酒柜里的洋酒全都是真的,絕不是彩色墨水勾兌的假貨。
上頭還有一臺四喇叭雙卡的三洋收錄兩用機。
冰箱呢,是雙開門的,洗衣機也是雙缸帶甩干的。
床上的錦繡堆高高的,簡直能摞到房頂上去。
光枕頭就備了六對,而且還是軟緞的。
再看看人家今天找來的婚車。
――――
滬海、華沙、拉達、日本大發(fā)……挨個停在了胡同里,就沒有一輛是出租車。
好家伙,這足以顯示出張家交際網之廣闊來,不是一般人啊。
但這些還不算什么呢,因為最牛的還得說是頭車。
最后來到的一輛豪車,那可是寧衛(wèi)民借用宋華桂的奔馳啊。
這年頭,一部紅旗就已經能讓人揚眉吐氣,出盡了風頭了。
就別說這很少有人見過的進口豪車了,真是威風凜凜啊。
所以招得整條胡同的街坊鄰居們,都跑到張士慧的院們口圍著看熱鬧。
嘿,頭一次,居然把這條胡同給弄得交通堵塞了。
而私下里的議論,除了是艷羨張家的排場驚人。
就是猜測弄這么大陣仗,不知會個多么漂亮的兒媳婦。
只可惜啊,大多數人注定失望。
因為張家的婚禮已經領先于時代了,新媳婦可不會直接往這兒拉。
今天車隊接了人是要送去烤鴨店的,那兒才是主會場呢。
所以早上九點,車隊就出發(fā)了。
幾輛車先是把張士慧的父母和同院幾位鄰居送到便宜坊去,然后再去接新娘和她的娘家人。
至于接親的過程,倒是格外的順利。
或許是對張士慧這個女婿太滿意了,或許也是劉煒敬家里人太厚道。
劉煒敬的娘家人沒人從中作梗,故意難為的。
以至于婚禮十一點半就能夠開始舉行了。
值得一提的,除了為了營造現(xiàn)場氣氛,新人下車的時候,彩紙扔得鋪天蓋地,放了足足十卦鞭炮的熱鬧之外。
照相機的普及,也讓過去婚禮從未出現(xiàn)的場面也出現(xiàn)了――居然有許多賓客是帶了相機來的,受張士慧所托,把婚禮的經過全拍了下來。
就拿新人下車的一刻來說,當時至少得有四五個人沖著下車的新人一通猛拍啊。
就跟張士慧和劉煒敬是什么大明星、大人物似的。
結果不但陪著一對新人的劉煒敬二姑,被這陣仗給震唬住了,都不敢下車了。
也弄得好多看到這場面的路人全都誤會了。
這年頭,有誰見過穿著皮爾?卡頓時裝結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