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之所以會成為天才,就因為他永遠比別人想在了前面,也走在了前面。
密議中的這兩位說的倒是挺熱鬧,盤算得也很到位。
可就是誰都沒想到,他們所認為的把柄,偏偏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被寧衛(wèi)民自己給彌補上了。
因為就在與此同時,建國飯店的大堂酒吧里,寧衛(wèi)民正陪著宋華桂喝咖啡呢。
說實話,寧衛(wèi)民并不喜歡這種充滿了小布爾喬亞象征意義的西方癮品。
那鳥窩公司什么“味道好極了”的廣告詞,不過是用異國情調(diào)來忽悠人罷了。
還別說健康了,哪怕從口味上講,這玩意絕對沒茉莉花茶順他的口兒。
可誰讓宋總喜歡呢?
要知道,今天他可是專程把宋華桂請過來,視察建國門專營店工作的。
同時,更是為了好好把開業(yè)典禮沒請宋華桂的理由解釋一下,以免上下級離心離德。
所以為了投上峰所好,他怎么也得搖頭晃腦品品,裝模作樣的去迎合一下老板的喜好。
這是做一個下屬最基本的素質(zhì)。
“……大姐,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不瞞您說,打我攬下這個差事,就惦記著要蹭飯店開業(yè)的便宜了。從廣告推廣的角度來說,這對咱們太合適了。這樣的影響力,在咱們國家可不是花錢就能辦到的事兒。”
“只是這事兒畢竟顯得有點市儈,還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戧行。所以要是您在現(xiàn)場呢,忒不方便。別說您肯定不會讓我這么干,我自己也不愿意為您帶來尷尬?!?
“我就是一個小人物,厚點臉皮,市儈點沒什么。可您不一樣,在我心里,您的地位可比這建國飯店的陳董事長還高,我不能讓您的形象有一絲受損。況且一旦真出現(xiàn)什么問題,以您的地位和身份,這事兒就沒有任何緩和局面的余地了?!?
“反過來,單純是我自己自作主張大不一樣了。即便因此惹怒了飯店的陳董事長,造成什么不良后果。飯店方如果真和咱們計較的話,您還能出面挽救。頂多把我嚴懲,以儆效尤就完了?!?
“這么說吧,大姐,我真的只是想把這件事做好,絕不是有意想糊弄您隱瞞什么,更沒有任何怠慢您、不尊重您的意思。您要是氣難消的話,想怎么罰我,我都認了。”
就這么一席話,再加上今天親眼目睹的經(jīng)營狀況,讓宋華桂對寧衛(wèi)民的看法徹底改觀。
說實話,今天來之前,宋華桂本來是以為寧衛(wèi)民犯了年輕人通常都會犯的毛病,總是覺得這個世界離開了自己就不會轉(zhuǎn)動。
為此,她是有一些不快的。
因為沒有一個領(lǐng)導能夠忍受手下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別看宋華桂是個女人,可恰恰因此,她比男人更在乎下屬是否尊重自己。
她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柔性、包容和富有耐心,被底下人誤認為軟弱可欺。
尤其是她曾經(jīng)盡力幫助過、扶持過、很信任、也很看好的寧衛(wèi)民。
如果這么干了,會更傷她的心。
但她卻完全沒想到這個比自己兒女大不了幾歲的年輕人是如此的懂事,這么安排居然是為了她和公司考慮,這頗讓她感到意外。
而如此一來,這先斬后奏之舉的性質(zhì)也就變了。
從不知天高地厚的桀驁不馴,就變成了不計個人得失的一心為公。
而且還從中可以看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執(zhí)行力。
對這樣有本事又懂事的下屬,不用說,哪個老板都會欣賞。
哪怕沒有這么好的結(jié)果,不給予嘉獎,也應(yīng)該予以原諒。
不過話說回來了,宋華桂畢竟年紀和見識都在這兒呢。
身為一個跨國公司的全權(quán)負責人,天天需要和身居高位、城府頗深的人打交道。
她可不會像年輕的姑娘那么好騙,因為幾句話聽著順耳,就輕易相信一個人。
具有充足人生閱歷的她,當然懂得要用行為邏輯和客觀細節(jié)這兩把尺度去衡量一個人,是否行一致。
――――――
所以盡管宋華桂的心里已經(jīng)快活了不少。
仍然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裝作不茍笑的樣子說。
“你既然知道這件事做的欠妥,那就好。這樣吧,你這個月的獎金扣掉,算是懲罰。你愿意接受嗎?”
不得不說,這個懲罰對寧衛(wèi)民可是不輕。
因為他的工資已經(jīng)提前支取了,現(xiàn)在每月能見光的收入,就是這點獎金。
以他副經(jīng)理的職務(wù),正職的待遇,兩千多的外匯券也不是小數(shù)。
這能買多少好東西啊?誰不心疼啊?
關(guān)鍵明明是為公司立了功,反而要受罰,太冤啦。
可寧衛(wèi)民明顯不是這么想的。
其實他之所以會主動跟宋華桂解釋和道歉,就因他了解一點,人都是受情緒支配的。
既然自己冒犯了上級的尊嚴,不管有什么合理的借口,也不能再指望別人還能平心靜氣的公平相待。
特別是像宋華桂這樣學藝術(shù)的女人,說她不感性,怎么可能?
懲處是必然的,他早有預計,否則上級又何以服眾?
只不過是程度問題罷了。
所以寧衛(wèi)民表現(xiàn)得更加的謙遜了,也更加的隨和,一口就答應(yīng)了。
“沒問題,我接受。確實是我的做法有問題?!?
特別是說這話的時候,他臉上還多了一些內(nèi)疚的羞澀。
絕對讓宋華桂在他的臉上找不到任何一丁點不滿和悖逆。
只是讓寧衛(wèi)民意外的是,盡管他已經(jīng)做得夠好了,演技很到位。
可宋華桂顯然比他想象中更精明,也更有城府。
居然緊接著就問了他一個很難回答,倍感尷尬的問題。
“哦?你真的對扣獎金,沒有半點怨嗎?你不是很缺錢嗎?要不然為什么會在寄賣這種事兒上這么上心?寄賣的那些東西除了美院的,其他都是從哪兒來的?好像銷量更好……”
似乎是不在意的口氣,但直指關(guān)鍵問題核心。
而一聽宋華桂這么問,寧衛(wèi)民第一個反應(yīng)就知道任何否認的話,都只能加劇的喪失宋華桂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