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操作看似簡單,可是對于手術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的操作,在教科書中都沒有記錄,甚至,文獻中也少有人提到。
而宗主任略帶興奮地解釋,充分說明了方知硯這個操作的正確性。
宗濤是誰?
那可是省一院的高手!
連他都如此的推崇,甚至耐心地解釋著方知硯的操作,足以可見這含金量了。
這邊解釋剛剛結(jié)束,那邊,方知硯便開始正式進行手術。
患者采取仰臥位,頭轉(zhuǎn)向?qū)?cè)并稍后仰,使用頭架固定。
接著,便設計一個翼點入路的皮膚切口跟骨瓣。
先用乳突撐開器撐開暴露顳骨,再銑開骨瓣,然后磨平顳骨鱗部至中顱窩底。
方知硯的動作很快,迅速開辟了一個微創(chuàng)的入路,接著,便通過雙極電凝沿著腦膜中動脈,一邊電凝切斷中動脈,一邊向顱底尋找棘孔。
接著,切開硬腦膜后,他以蝶骨脊為中心半弧形切開硬腦膜。
又從側(cè)裂蛛網(wǎng)膜切開,暴露側(cè)裂池,將腦脊液放出。
方知硯精準鎖定了被腫瘤擠壓的頸動脈池,交叉池,終板池,腳間池,依次開放。
而后,額葉底面,顳肌分別被自動牽開器往兩邊分開。
如此,整個術野完全暴露出來。
可術野暴露的一瞬間,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因為術野雖然暴露,卻并不清晰。
仍然有很多骨頭阻擋住了視野。
這也就代表著,手術期間會存在大量的視野盲區(qū)。
對于手術的難度而,將會大大提高。
當然,磨掉這些骨性結(jié)構,能夠提高術野的范圍,但也僅僅只是提高而已。
仍然有大量的骨性結(jié)構是根本沒有辦法磨掉的,而且這也是給手術增加了一個多余的操作。
甚至損傷了大量的靜脈結(jié)構。
另外,也可以開顱手術。
但這個方案在會診期間就被放棄了,所以不談。
最后,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換一個微創(chuàng)入口。
畢竟此路不通,換條路嘛。
可這也說明之前那一系列操作,都是白費了,甚至,還得重新?lián)Q一個路線。
但換一個路線,也沒有這么簡單啊。
這條路線難走,難道下一個路線就好走嗎?
當然不好走??!
所以這個微創(chuàng)手術,更加能變成一個開關術。
也就是打開之后,發(fā)現(xiàn)根本沒辦法進行接下來的操作,那就直接關閉入口。
但開關術,卻只能證明了一個醫(yī)生的無能和失誤。
這是方知硯絕對不允許的。
眾人面面相覷,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可能的做法或許就是開關術了。
可現(xiàn)在是方知硯,那他會怎么辦呢?
方知硯一向都能給人極大的驚喜。
所以此時此刻,眾人心中也開始變得希冀起來。
他們自己琢磨不出辦法,只能抬頭看向屏幕。
那邊,方知硯依舊面無表情地伸手。
“手術刀。”
器械護士沒有絲毫猶豫,迅速將刀送過去。
緊接著,方知硯手起刀落,迅速沿著橫竇和乙狀竇移行處劃了一個彎彎曲曲的線。
接著,推開骨膜,打開硬膜瓣,銑下骨瓣,牽拉硬膜片。
很快,腦脊液被緩緩釋放,一個狹小的鎖孔狀入路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
這么小的孔?
認真的嗎?
你在搞什么東西呢?
眾人更加疑惑了。
可是,方知硯突然繼續(xù)動手,原本沒有視野的地方,他卻好像有了透視能力一樣,毫無阻礙地就開始行動了。
“不是?怎么回事?”
“方醫(yī)生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