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府熙熙攘攘的街衢之上,兩位親衛(wèi)班的“豪杰”阿博與阿九,正逐夢于誘人的“賭坊”。阿博手持那骰子般的銅板,眼神中閃爍著“賭神”般的狂熱;阿九則像一只醉酒的蜜蜂,圍繞那散發(fā)著酒精氣息的“花叢”,舌尖輕舐著嘴唇,似在回味那未品的佳釀。
兩人目光交匯,心有靈犀。阿博激動得仿佛電壓不穩(wěn)的燈泡,口沫橫飛地說:“阿九老兄,你瞧那邊的骰子,它似乎在對我眨眼。主母還在陰府,一時半會也不會出來,機會不等人,我們何不前去一試身手?”
阿九從那酒舍的誘惑中抽身,嘴角上揚,露出一個“知音”的微笑:“阿博兄臺,此念相同。但愿天公作美,不要讓主母和鄧捷知曉。我們就淺嘗輒止,如何?”
兩人相視而笑,決定利用主母還未踏出陰府的寶貴時間,盡情揮灑他們的“英雄本色”。他們兩個躡手躡腳,鬼鬼祟祟地向著賭坊和酒舍進發(fā)。
阿博躍躍欲試地在賭坊前擺好“戰(zhàn)姿”,他的心跳猶如那搖晃的骰子,此起彼伏。他緊張得手心都出了點汗,小心翼翼地擲出銅板“貨泉”(王莽新朝發(fā)行的印有“貨泉”方孔銅幣),隨著那一聲聲“大大”、“小小”的歡呼,他的眼神里寫滿了憧憬。與此同時,阿九則在酒舍一隅,像一只貓兒舔舐著牛奶,享受著那美酒的香醇。
正當他們沉醉在各自的“樂園”時,王十三躲在暗處,像觀察獵物般注視著這一切,臉上綻放著一個“老狐貍”的微笑。他的計劃正在一步步上演,而親衛(wèi)班成員們的疏忽大意,正是他最好的“助手”。
在陰府的高墻之外,一名親衛(wèi)班成員,名叫李忠,正在府邸外的長墻下踱著步子。他的目光警惕,步伐堅定,但內心深處卻隱藏著對遠方家人的牽掛。李忠是個孝子,家中的老父親是他唯一的親人,他的心中總是惦念著父親的健康。
就在這時,一個看似普通的信使匆匆來到陰府門前,他的手中拿著一封封得嚴嚴實實的信件。信使的臉上帶著焦急的表情,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祥的預感:“誰是李忠,這是李忠家的急件,他的父親病危,急需他回去見最后一面?!?
李忠一聽,急切道:“我是,我是!”,他根本沒有多想,接到手中,就拆開信件,只見里面寫著令人心碎的文字:“吾兒李忠,父病危,速歸,恐不及見。”
李忠的心瞬間揪緊了,他的眼前一片模糊,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的老父親,那個一直默默支持他的人,如今竟然病危,而他卻不能立刻回到他的身邊。李忠的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不盡快趕回去,可能就真的來不及了。
然而,李忠并不知道,這封信其實是王十三精心策劃的一部分。信使是王十三的人,而這封家書,也是王十三偽造的。王十三利用了李忠對家人的牽掛,制造了一個虛假的緊急情況,目的就是為了讓李忠離開陰府,從而削弱鄧捷親衛(wèi)班的護衛(wèi)力量。
李忠的心急如焚,他匆匆向鄧捷請辭,帶著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而王十三則在暗處觀察著這一切,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酷的笑容。他的計劃正在逐步實現,而李忠的離去,正是他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