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說服了陳愷歌,原計劃要等到明年才開機的《菊豆》,因為女主提前就位,直接調(diào)整到了11月中旬開機。
這匆匆忙忙的,能不能保證兩部電影的質(zhì)量,關(guān)鍵就要看兩位導(dǎo)演的功力了。
10月10日,國慶節(jié)假期結(jié)束沒幾天,《英雄》正式立項,進入了籌備階段。
無錫影視城那邊的秦王宮都是現(xiàn)成的,倒也能省去了不少麻煩。
中影集團的會議室內(nèi),《英雄》項目的籌備小組第一次會議,與會的人只有三個,分別代表中影集團和新畫面的韓三爺、易青,以及導(dǎo)演張一謀。
劇本現(xiàn)在都還沒有,只是易青提供了一個大綱,后續(xù)易青會提供一個完整的文學(xué)劇本,然后再由張一謀完成整理工作。
就現(xiàn)階段而,易青自然是對這部電影最熟悉,最了解的人了,前世,這部電影,他不知道看過多少遍。
最開始看,只是覺得畫面很漂亮,尤其是無名和殘劍在湖上的那一場較量,幾乎就是一副大師級別的中國山水畫。
后來看的次數(shù)多了,才明白這部片子絕對是他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電影,而且是一部只有中國人能真正看懂的片子。
影片的主線確實簡單,甚至連對話都不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文化講究的是悟,是多說無益,是懂,況且有畫面的支撐,很多東西不用說,就能懂。
無名是刺客,面見秦王,因為他殺了秦王最擔(dān)心的三個刺客,他給秦王講他如何殺死這三個刺客的故事。
第一個是長空,對決之地,無明顯顏色,有琴瑟相伴,有雨,勇士之間有惺惺相惜,有禮有節(jié),這些無不在暗示他們之間的知己之情,最后無名贏了,贏在快,贏在技精。
無色,技精,這是故事的第一層。
然后故事的核心內(nèi)容開始,李連杰講述如何殺死殘劍和飛雪這對俠客夫婦。
紅色的趙國字館,書法,中國文化的代表,故事里面說書法和劍意境想通,正如前面和長空對決時,說的琴瑟與劍法想通一樣,中國的文化本身就是在于意境想通,萬物歸一,而這便需要悟。
紅色在這里代表著欲,人的欲望,因為人的欲望,兩人相殘讓無名有機可乘,最后逐一擊破。
紅色,人欲,這是故事的第二層。
秦王隨后點破了無名的謊,并表示“你小看了我”,于是,他開始講述他認為的這三個人情況。
影片開始用藍色為主題,藍色代表著理性,代表著情義,所以飛雪和殘劍為了知己之情,為了國家之情,用自己的性命成全了無名的刺秦計劃。
藍色,理性,情義,這便是故事的第三層。
之后無名開始講述了第三個故事,在書館之中,殘劍阻止飛雪和無名刺秦,只是阻止失敗,被飛雪所傷。
這里的畫面以白色為主,白色,易青認為有兩重含義,一是平靜,理性和欲望的平衡點,第二重是留白,無意義,為第下一層做鋪墊。
白色,理智與欲望的最佳平衡點,中庸之道,故事的第四層。
在無名出發(fā)去秦王城的路上,殘劍攔住他,寫了兩個字一一天下。
他開始講述自己為了天下,最后放棄了刺秦,因為他相信只有秦王可以結(jié)束戰(zhàn)亂,一統(tǒng)天下。
在這里畫面以綠色為主,綠色,自然的顏色。
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這里的綠色代表著頓悟與悟道,殘劍悟出了道,對天下的義,比國家的義大,比個人的得失更大。
綠色,道,天下大義,這是故事的第五層。
最后殘劍讓了飛雪一劍,死在了她的劍下,最后兩個人雙雙自盡,而這一讓,就是故事的第六層。
中國文化講究的是層次分明,而這部電影清晰的做到了這一點,一層一層的推進,也講究境界,一層是一個新的境界。
最高是讓,讓國,讓天下。其次是天下大義,但終究還是以暴制暴。然后是謀,最后是欲和技。
這就是中國文化所傳承的最高精神,所以《史記》以讓國開始。
《英雄》這部電影做到了這一層層的闡述和遞進,前世張一謀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顯然野心很大,愿望也很好,這部電影是中國人自己的電影,因為除了中國人沒人懂。
易青覺得,前世張一謀在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一定是希望這部片子可以開啟一種屬于中國人自己特有電影風(fēng)格的時代。
只可惜,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后,雖然票房炸了,但是口碑并不理想,大家都把他當(dāng)成了畫面大片來看,而沒有看出里面的意境。
書法和劍法的想通,舞劍時在水面上的招式正是書法的落筆方式,那些如畫的風(fēng)景,也是在幫助觀眾進入他所希望大家看懂的意境。
還有這顯然并不是一個單純刺秦的故事,張一謀只是借助了這段耳熟能詳?shù)臍v史,所講的是他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對天下道義的感悟。
只是,在當(dāng)時能夠看懂的人很少。
人們真正明白這是一部中國電影巔峰之作的時候,已經(jīng)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就像周星池的《大話西游》,上映的時候,無數(shù)人痛罵這是一部大爛片,等到很多年以后,人們才讀懂了那只猴子的故事,將其奉為經(jīng)典,只可惜那個時候,周星池已經(jīng)退隱幕后了。
重新回到《英雄》這部電影,論玩色彩,中國的導(dǎo)演里面沒有人能玩得過張一謀,攝影系出身的他,比許多專業(yè)的美工,對于色彩的理解都要深刻。
所以,從一開始,易青就認定了,即便因為他的出現(xiàn),讓很多事情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是,《英雄》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非張一謀莫屬。
只不過,這一次,他想要讓張一謀完成的作品,是普通的中國老百姓能看得懂的,太高深了的話,難免曲高和寡。
張一謀在講述著自己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和前世他在完成這個作品的時候一樣,他覺得,刺秦只是一層外衣,真正的內(nèi)核是借助這個故事所要展現(xiàn)出來的中國人的道。
“殘劍早就有機會殺秦王,只要他一劍下去,就可以功成名就,但是那一劍沒有下去,得到的是心愛的人不理解,互相的攻擊,可是想想,如果那一劍下去,英明的秦王沒有了,戰(zhàn)國七雄仍然每年發(fā)動無畏的戰(zhàn)爭,死傷的仍是百姓,這是大愛,是天下大義,這才是英雄,無名一開始不理解,他只想要完成刺秦的壯舉,或是為了國仇家恨,或是為了個人名利,但是,最后他頓悟了,殘劍的話在最后驚醒了他,讓他掉轉(zhuǎn)劍刃,在最后一刻,放棄了刺秦,這也是大愛,是天下大義,他也是英雄?!?
“而長空,為了助無名刺秦,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他為的同樣是大愛,同樣是天下大義,因為在當(dāng)時的人嚴重,爆秦就是一切戰(zhàn)爭,殺戮的根源,只有秦王死了,這個世界才能從戰(zhàn)爭的陰影下走出來,他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