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過來的時候,王菁花正挨著謝閏熱聊,剩下的三個姑娘全都成了陪襯,坐在一邊,盡顯尷尬。
一進屋,瞧見這四個人,易青第一個感覺就是眼熟,然后分別對號入座,得,全都認識。
劉霖就不用多說什么了,大娘子妝安,演藝圈妥妥的實力派,最為難得的是,人家從頭到尾一點兒都不裝,年輕的時候演小姑娘,歲數大點兒就開始演已婚女性,再大點兒之后,直接放低身段演婦女。
不像某些人,都特么奶奶輩兒了,還靠著神奇的化妝術演純情小姑娘,可那深刻的魚尾紋,怎么看怎么都覺得違和。
劉梓的星途比不上劉霖,但是人家在圈子里的名氣也不小,只是運氣不太好,一直都沒能紅起來,不過在演藝圈里也小有名氣。
王菁花最看好的謝閏,反倒是易青最不了解的一個,對她唯一的印象就是在和劉霖,梅亭的《香樟樹》里,演過一個角色,再后來好像就結婚生子,從這個圈子里隱退了。
最后一個,更不用介紹了。
鼎鼎大名的徐才女。
說到徐才女,永遠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就是王碩,當然了,兩個人發(fā)生的故事都停留在了前世。
前世,王碩和徐才女兩人相識的時候,徐婧蕾還在北影讀大二,而王碩已經是赫赫有名的作家,在京圈名氣頗大,認識許多著名導演和編劇,人脈廣闊。
而且,當時的王碩已婚,但仍然被徐婧蕾獨特的文藝氣息所吸引。
徐婧蕾是搖滾果出身,小時候喜歡搖滾,搖滾果出身在北京范兒是最正的,玩的邋遢帥,完全是不修邊幅的年輕人,王碩就特別喜歡這個類型。
但這樣的一段感情并不被外界祝福,徐婧蕾也被稱為小三兒,但是兩人卻不顧一切相戀了。
王碩為了能和徐婧蕾在一起,選擇了離婚,并把妻子和女兒送去了美國,離婚之后,和徐婧蕾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最后沒有結婚,還是分手了。
但是王碩對于徐婧蕾事業(yè)上的幫助卻是有目共睹的,他非常欣賞徐婧蕾,對她的評價也是超級高,認為徐婧蕾是整個70后的希望。
對徐婧蕾的幫扶,一直都是不遺余力,徐婧蕾想拍戲,王碩便把她介紹給了好友趙保剛,這才有了著名的徐婧蕾版本的《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也正是這部戲,讓徐婧蕾迅速走紅。
隨后徐婧蕾想進軍導演行列,王碩又尋求一眾好友幫忙,費力拉來一眾好友,幫助徐婧蕾完成了她的處女作《我和爸爸》。
有了王碩的助推,加上徐婧蕾本身的努力,她在導演這條路上越走越順暢,隨后拍攝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杜拉拉升職記》等作品成績都還不錯。
雖然當時兩人當時已經不再是戀人關系,但是卻依然像親人一樣互相相處。
王碩談起徐婧蕾甚至曾說過:“我跟她的感情很難特殊,我死后愿意把錢都留給她?!?
相信徐婧蕾聽到了這句話心里很溫暖,而徐婧蕾也對王碩非常好,還出錢幫王碩在京城買了房子。
只不過,現在因為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王碩被作家圈子排擠,無奈只能關閉了電影公司,帶著妻子女兒遠走美利堅,也因此失去了和徐婧蕾認識的機會。
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徐婧蕾的身上,除了“王碩的女人”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標簽,就是被圈里人公認的“才女”。
不過,這個標簽在易青看來,有些過其實了。
后來某段時間,連她寫的字都被書畫界夸獎,可能也就是小時候家里給報過書法班兒啥的專門兒練過,但也稱不上什么書法家的水平,只能說是字比較漂亮而已。
對背叛了祖先毛筆文明的人們來說,能寫一手好字,也是一種罕見的現象了。
徐婧蕾“才女”的美譽,更主要是來自她拍攝的影視作品。
可惜,易青并不喜歡看她拍的那些東西。
不能說是爛片吧,但也是一大堆烏七八糟的欲望的堆積。
印象里,她也沒鼓搗出什么值得人稱道的影視作品。
她那點兒小聰明兒和《拆彈部隊》的女導演比起來,簡直屁都不是。
充其量也就是號準了都市里那些傻帽兒白領兒的脈,順勢買下了風靡圖書排行榜,號稱白領職場手冊的——《杜拉拉升職記》的拍攝版權,賣弄起風騷來。
不過,用她自己的話說,其實她并不是要拍一個真實的白領生活的電影,而是打著這個旗號,披著白領的外衣,得瑟她內心的所謂“時尚和好看”的電影觀。
易青是絕對不會尿杜拉拉們的生存之道的,就不感興趣,改編成電影,也不會去捧場。
不管她是忠實于原著,還是肆意的篡改,白領兒生活都不是易青的向往,也就犯不上浪費時間、金錢去給徐婧蕾送錢,增加她的票房和飄飄成就感。
但無疑很多人曾經是那本書的擁躉,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所謂的職場白領兒。
那些月收入過萬的人對電影的品味,易青實在是不敢恭維。
不過,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又怎么維持影院里百分之九十的垃圾電影的票房呢?
總之,徐才女的作品,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一種讓人牙酸的矯情勁兒,不忍目睹。
徐婧蕾還是演員的時候,就專門塑造那種花瓶似地小妞兒,嫁給黑社會老大的弟弟啦,和帥哥兒玩兒點兒所謂的青春浪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