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嘴上開放,思想?yún)s十分保守,封閉,自以為是的美國人,法國人倒是對神秘的東方古國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易青也沒想到,《大紅燈籠高高掛》第一天展映,500人的電影院里,居然座無虛席。
這主要得益于張一謀,他也算是個老江湖了,之前曾帶著作品參加過柏林和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終兩度斬獲最終大獎,雖然是第一次來法國,可他的名氣在歐洲可是一定兒都不低。
等到電影主創(chuàng)入場的時候,現(xiàn)場觀眾還自發(fā)的起立,對張一謀報以熱烈的掌聲。
就是鞏麗,也有不少歐洲影迷,看到她的時候,還大聲喊著她的名字。
張一謀也顯得有些激動,之前參加柏林和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時候,在展映環(huán)節(jié),他可是受夠了冷遇,特別是《紅高粱》參加柏林電影節(jié)期間,第一天展映,居然只來了三十多人,當時他坐在電影院里,真的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待會兒有采訪環(huán)節(jié)嗎?”
張一謀小聲回答:“咱們就別想了,現(xiàn)在媒體都瞄著《赤.裸.裸》和《鋼琴別戀》呢,哪有功夫搭理咱們啊?!?
張一謀說的這兩部電影都是這一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大熱門。
前世這兩部電影,一個拿到了最佳導演,另一個和陳愷歌的《霸王別姬》一起,收獲了最終的金棕櫚大獎。
只不過現(xiàn)在因為易青的干預,《霸王別姬》還在拍攝當中,不知道《大紅燈籠高高掛》有沒有機會和《鋼琴別戀》分享金棕櫚。
這兩部電影,易青前世倒是都看過,《赤.裸.裸》的故事情節(jié)大致就是流浪漢約翰尼,素行不良而又憤世嫉俗,他從失業(yè)問題嚴重的工業(yè)城曼徹斯特來到交織在光鮮與黑暗中的大都市倫敦,尋找前任女友路易絲·克蘭西,但卻結識了路易絲的室友索菲,并與她發(fā)生了關系。
但是一覺醒來,已經(jīng)愛上約翰尼的索菲得到的卻是約翰尼一副玩世不恭的冷面拒絕。
典型的戀愛腦遇上了老渣男。
整部電影情節(jié)簡單,人物也不多,考驗的就是演員的演技。
故事中幾個角色都好象現(xiàn)代社會中的外星人,一方面享受著自由的性,另一邊卻感到心靈空虛。
最終,這部電影贏得這一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男演員戴維·休利斯還憑借著老渣男約翰尼這個角色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
看這部電影,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沉重且壓抑,男主角約翰尼似乎是都市版的“麥田守望者”,但他不是那個16歲的考爾德,他不再單純,不過,他同樣是一個反英雄的角色。
導演似乎就是要塑造了一個令人厭惡和沮喪的人物,他要表達的是仇視和厭倦。
只是這個約翰尼,憤世嫉俗的同時又作惡多端,他身上沒有好和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故事從約翰尼到倫敦來尋找露易絲開始,最后又以他被路上的小混混痛打一頓,瘸著腿,既無奈又決斷地離開這個城市告終。
故事很單薄,但是演員的表演,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展現(xiàn)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表演,他們就是在那樣生活著。
約翰尼在對待蘇菲時,那種殘酷和無賴的粗野,讓人不敢目睹,但后來,當他看著露易絲的時候,流露的真誠、純凈的眼神,讓人幾乎不能相信,這是同一個演員。
這是演不出來的,它就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體驗和個性流露。
整部電影充滿了暴力,但這并不是導演最終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他更多的是要表達生活在都市底層的人的狀態(tài)——他們的欲望、無奈,以及那份掙扎中的傷痛。
易青雖然欣賞不來,但是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而且是評委會成員最喜歡的那種類型的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另一個對手《鋼琴別戀》是由簡·坎皮恩執(zhí)導,霍利·亨特、哈威·凱特爾、山姆·尼爾等人主演的一部愛情片。
故事講述了語表達上有障礙的愛達背叛了丈夫斯圖爾特,與鄰居貝因通過一架鋼琴而結緣,并最終相愛的故事。
老外似乎就擅長玩這種梗,女主要是不給自己的男人戴上一頂綠帽子就渾身不爽。
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中葉,在遙遠空曠的新西蘭海岸,美國少婦愛達帶著九歲的女兒弗洛拉和一架大鋼琴嫁給了美國殖民者斯圖爾特。
由于路途十分艱難,丈夫決定舍棄鋼琴,將它留在沙灘上。
愛達內(nèi)心痛苦萬分,她從小就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唯一能讓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鋼琴那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
斯圖爾特只是個一心想要發(fā)財?shù)纳倘耍静焕頃拮拥囊蟆?
因此,愛達只能求助于鄰居貝因。
貝因表示想聽愛達的演奏,于是愛達在海邊發(fā)狂地彈琴,渲泄著她內(nèi)心的寂寞和痛苦。
貝因從這震憾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愛達的心,最終,他用一塊土地與斯圖爾特換走了鋼琴,并費盡千辛萬苦將它運回家中。
為了彈琴,愛達每天去給貝因上鋼琴課,而貝因為了親近愛達,提出用愛撫親近可以換回鋼琴。
在音樂與愛撫中,貝因比斯圖爾特更深地理解和愛著啞女愛達,他們兩人的情感也逐漸滋長起來。
專橫的斯圖爾特發(fā)現(xiàn)這一切后,將愛達與孩子都囚禁在屋中。
然而這并不能阻止愛達向貝因表達愛意。
狂怒之下,斯圖爾特用斧頭砍下了愛達的一根手指。
這終于導致了一場斗爭,兩個男人間達成了協(xié)議,貝因帶著愛達和孩子以及鋼琴離開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