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菊豆和楊天青在地窖里重溫舊夢時,因缺少空氣而窒息,天白把昏迷的生父扔進了染池淹死。絕望的菊豆一把火點著了染房,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這種探究人性的題材正是張一謀最喜歡的,這個故事不大,人物也簡單,但就是這個在一座染坊里發(fā)生的故事,對人性的剖析卻格外的深刻,它的深刻性在于揭示了禮教名分對人性的扭曲,幾乎每個人都無法幸免。
故事是帶著悲劇色彩的,揭露的是人性的追求與無人性的社會、文化的巨大沖突。
人物的悲劇性的根源不但在于外力的壓迫,也在于自身人性的被扭曲,更可悲的是,作為一種腐朽的傳統(tǒng)文化,它卻可以陳陳相因,代代相傳,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諷刺。
聽易青說完,剛才還有點兒排斥的張一謀立刻就來了興趣,他喜歡的就是這種故事,通過小人物來揭示大的命運主題。
“回去我就買本書好好研究一下,丁總那邊······”
“你跟她說,是我的意思!”
“那成!”
張一謀說著便起身要走,易青見狀,忙道:“干什么去啊???就算是著急,也用不著這么急??!”
“嗐!不是那個事兒,我是想······去陳家大院再瞧瞧!”
陳家大院?
那地方讓張一謀弄得跟鬼宅一樣,擺在那里,估計過上幾十年,都能和湖廣會館一樣,讓人編出鬼故事的破地方有什么好瞧的?
“要不···一起!”
易青也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居然跟著張一謀一道過去了,走得近了些,就看到正有工作在那邊忙碌著。
“再不來,就一點兒都瞧不見了!”
易青聽了,也是無語,他知道這件事,陳家大院從張一謀的戲拍完,就定下來要改建。
之前的陳家大院,為了滿足張一謀拍攝的需求,整體的格局,屋里的布置,都帶著點兒陰森氣,戲拍完了,這邊開放旅游,結(jié)果,根本就沒有人愿意進去,最多也就實在外面張望兩眼。
尤其是到了晚上,大紅燈籠一點,好家伙的,都特么差不多跟鬼宅一樣了。
離得近點兒都覺得后背發(fā)涼。
不改?
不改那要直接影響影視城的旅游收入。
張一謀瞧著里面正忙碌的工人,止不住的一陣嘆息:“可惜了!”
確實可惜了,為了建這陳家大院,前前后后,花了易青好幾百萬。
“怎么著?你還舍不得??!”
“呵呵!確實舍不得,其實···原來那樣也挺好的!”
你管那鬼里鬼氣的玩意兒叫挺好的?
對張一謀奇葩的思維模式,易青也是服了。
“不說這個了,我問你個事!”
“什么?”
“田莊莊最近干嘛呢!?”
易青也是昨天突然想到了田莊莊,今個張一謀過來,就隨口問了一句。
“他?好像準備拍個片子吧!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我們這幫同學里,就數(shù)他神叨。”
易青猶豫了一下,道:“你要是能見著他,就跟他說一句,如果拍電影缺錢的話,可以來找我,千萬別找外資,要出事兒的!”
前世田莊莊被禁導十年,有人認為是他的《藍風箏》題材太敏感,也有人認為是他拉了外資進場,尤其還是日資,并且以日本電影的名義拿到國外去參展,這才觸怒了一些人。
易青不知道具體里面發(fā)生了什么,雖然和田莊莊不熟,但畢竟認識,要是能拉一把的話,他還是愿意拉一把的!
“行!我記下了!要是遇見了,我就告訴他。”
張一謀隨口應著,不過看他的模樣就知道,根本沒往心里去。
“我還有個事兒,你剛才說,那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大染坊里,咱們是不是也得建一個?。??”
臥槽!
這糟老頭子壞滴很,又惦記上老子的錢了。
1秒記住: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