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今天總算是舍得拿出來啦!”
馮褲子新寫的劇本,易青早就聽說過了,可之前找他想要看看,結(jié)果馮褲子說什么也不答應,每次都說還得再改改,還得再改改,趕著今天開會,定公司全年的計劃才愿意拿出來。
可當馮褲子交到他手上的時候,易青也愣住了。
“就一張紙?。??”
馮褲子點頭:“這個是劇本大綱,正式的劇本,還得再改改?!?
還特么改?
算了!
有個大綱總比什么都沒有的好。
“導演的葬禮???”
看著這個故事的名稱,易青在納悶之余,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接著往下看,還真特么就是個大綱。
一位蜚聲國際的大導演泰勒將他新作的外景地選在了中國,誰料天有不測風云,泰勒在拍戲途中一病不起。
眼看這位大導演命在旦夕,大家決定為他操辦一場體面風光的葬禮,泰勒本人也同意了這個建議。
于是,電影廠的下崗攝影師優(yōu)優(yōu)和木訥迂腐的商人路易·王攬上了這活兒,一時間,泰勒的葬禮成了所有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誰都不想錯過這樣大好的商機。
這可愁壞了優(yōu)優(yōu),更愁壞了大腕的助手露茜,就在葬禮準備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不可置信的事發(fā)生了。
泰勒的病神奇的好了,看著優(yōu)優(yōu)為了他的葬禮準備的熱火朝天的,泰勒突發(fā)奇想,要將這個葬禮繼續(xù)下去。
呃······
這特么不就是《大腕》嘛!
可問題是,《大腕》這部電影前世拍攝于2001年前后,現(xiàn)在才1993年,怎么就冒出來了?
褲子!你該不會也是穿越的吧?
易青還在好奇馮褲子的本體到底是什么呢,馮褲子已經(jīng)白話上了。
“我這個故事就是借著給這位大導演辦葬禮,諷刺當下廣告宣傳的亂象,你們看看現(xiàn)在社會上,虛假宣傳都多厲害,買藥的,買吃的,買保健品的,還有那些個假的氣功大師,吹的是山呼海嘯,可真實情況狗屁不是,就這,還偏偏有人信,為什么???廣告打的響?。≡儆芯褪?,現(xiàn)在電視劇里那些個廣告植入,小易,我可不是說你?。 ?
你特么不是說我,是說誰呢!?
要說,這一世電視劇里面廣告植入的鼻祖,那絕對就是易青。
當初,他們都在京城電視劇制作中心的時候,拍《我愛我家》沒錢,就是易青帶著人四處拉贊助,只要給錢,就能在電視劇里面給他們的產(chǎn)品做宣傳。
結(jié)果呢?
易青拉開了這道口子,從那以后,大家伙也都是有樣學樣,只要拍影視劇,最先干的都不是攢劇組,而是拉贊助,不管合適不合適的,只要能拿到錢,就玩了命的往植入廣告。
去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潘常江表演的小品《草臺班子》就是在諷刺這一現(xiàn)象。
節(jié)目播出之后,還曾有朋友打電話給易青,問他的感想。
他有個屁的感想?。?
這件事,他是真覺得自己冤枉,他當初玩兒廣告植入,好歹也是把劇情給考慮進去的,就算是植入,也并不生硬。
誰知道他的這些個徒子徒孫是怎么想的,光想著植入廣告賺錢了,完全不考慮劇情的問題,最后,他這個始作俑者成了頂包的。
“有話就說!”
易青沒好氣的說了一句,他也想起來了,前世,馮褲子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大腕》這個故事,他在就是年代初就想出來了,最早給他靈感的是李小明,只不過當時的故事還并不完善。
后來,馮褲子離開好夢公司,找到北影廠的韓三爺,最早拿出來的劇本也是《大腕》,但是,這故事諷刺意味太濃,被韓三爺給否了,馮褲子這才拿了王碩的幾本,鼓搗出來了一個《甲方乙方》。
不過現(xiàn)在就拍《大腕》的話,是不是太早了?
尤其是,原版故事結(jié)尾的時候,在神經(jīng)病院的那一段,it狂人,地產(chǎn)狂人,現(xiàn)在拿出來諷刺,好像都不怎么合適?。?
中國內(nèi)地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要一直到98年,國家出.臺新政策,全面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推行商品房買賣才正式開始。
當然了,早在80年代末期,南方那邊就已經(jīng)有了地產(chǎn)開發(fā)的項目,只不過,眼下的老百姓誰也不會覺得房子貴就是了。
至于it行業(yè),那就更晚了,中國的it起步明顯落后于歐美地區(qū),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在國內(nèi)才開始逐漸的興起。
少了這兩個橋段,《大腕》這個故事,豈不是少了幾分味道?
易青承認,《大腕》絕對是個好故事,甚至稱得起馮褲子導演生涯中,最成功的幾部作品之一。
易青前世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當時也就是圖個熱鬧,一笑而過。后來再看才發(fā)現(xiàn),荒誕的背后有很大的深意。
那種高超又不漏痕跡的諷刺,看得確實讓人十分過癮。
故事一開始就模仿《末代皇帝》搞了一個《末代王朝》,這是不是一種諷刺?
因為當時的中國文藝界已經(jīng)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能力,人人都在模仿,人人都在借鑒,這種拿來主義省時省力,沒有人再去想著自己創(chuàng)新,這也導致了整個中國文藝界死氣沉沉,毫無活力。
其實,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深挖的話,還有很多可以講的,但是,馮褲子到底肩膀窄,腦袋小,來了一招點到為止,沒敢再繼續(xù)探討。
估計也是被王碩的事給嚇著了,輕易不敢得罪文藝圈的那些大佬,生怕自己也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緊接著,馮褲子又開始諷刺資本入侵文藝界,讓藝術(shù)逐漸喪失的現(xiàn)象,當時的文藝界也的確是充滿了銅臭味,沒了資本的運作,再怎么藝術(shù)也是不能成功的。
同樣是點到為止,一轉(zhuǎn)頭,馮褲子就開始玩了命的諷刺社會上的過度宣傳,虛假宣傳,以及影視劇里的廣告植入問題。
這也是劇中最精彩的部分,葛尤和瑛達兩個人籌備大導演泰勒的葬禮,各種贊助商,各種廣告,從靈車到靈堂,甚至連遺像都用上了。
這與當時的情況也是十分貼切,廣告里面插電視劇,綜藝節(jié)目有總冠名、有贊助播出、特約播出,電影電視劇各種廣告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