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菌和老師道別,牽上爸爸媽媽的手。
林深和鹿可可一起來接菌菌,這讓她格外開心。
左邊牽爸爸,右邊牽媽媽,菌菌在中間。
她哼著不著調(diào)的旋律,一家三口迎著下午的太陽,走在路邊。
就是爸爸媽媽不知道怎么回事,總是眉來眼去,菌菌有些吃醋。
雖然被牽在中間,但疑似被冷落。
菌菌剛想說什么,她想起一件事。
“媽媽。”她側(cè)頭叫了鹿可可一聲。
“怎么了?”鹿可可收回和林深眉來眼去的視線,看向她。
“這個周末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作業(yè)?!本鷮λ鲋X袋。
“幼兒園還要寫作業(yè)嗎?”林深先問道,“那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先去文具店一趟,買點(diǎn)文具什么的?!?
菌菌偏轉(zhuǎn)腦袋看向他,單馬尾甩朝另一邊,“不用買文具的,爸爸。”
感受到兩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她身上,她這才把醋壇子收起來。
她臉上帶著笑容,口齒不清地進(jìn)行說明:“這周老師讓我們畫一幅畫,下周周一要交?!?
原來是畫畫呀。
說起作業(yè)。
機(jī)關(guān)幼兒園和其他幼兒園還有點(diǎn)不太一樣。
鹿可可在上班的時候,聽其他也當(dāng)了家長的同事抱怨。
他們說是孩子所在的幼兒園總布置一些手工任務(wù),規(guī)定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
本意是好的,想增加孩子與家長的互動。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手工,也不是每個家長下班回家后都有心情和精力跟孩子一起做手工。
說好的互動,結(jié)果到頭來全是家長自己做。
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一味地統(tǒng)一要求,最終搞得孩子什么都沒學(xué)會,家長倒是變成了手工大師。
孩子和家長之間也沒形成良好的互動。
最終搞得孩子也沒興趣,家長還身心俱疲,一肚子不滿。
機(jī)關(guān)幼兒園就不同了。
從菌菌入園到現(xiàn)在,還沒有布置過什么需要家長一起完成的任務(wù)。
取而代之的,是每個學(xué)期的入園參觀。
每次也就半個小時左右,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看看平時用餐休息以及做活動的地方,聽老師匯報(bào)一下孩子的基本情況。
類似于家長會。
既讓孩子知道家長重視,也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
相較于做親子手工之類的強(qiáng)制要求,鹿可可還是更喜歡這樣的互動模式。
“對了,老師要求畫畫是要用水彩還是蠟筆?”鹿可可突然想到,于是便問。
菌菌看向她,眨眨眼,“沒有說誒?!?
鹿可可:“那菌菌想用什么畫呢?”
菌菌:“蠟筆!”她高興地說道。
比起水彩,她更喜歡蠟筆那種上色時候的厚重感。
特別是橫著放在畫紙上,一抹就是一大片,很好玩。
鹿可可:“那我們還是要去一趟文具店,家里沒有畫紙了。”
菌菌“哦哦”兩聲,看向林深,“爸爸,那我們先去買畫紙好不好?”
到頭來還是要去一趟文具店。
林深倒是不覺得麻煩,順路的事,他輕快答應(yīng)。
到家后。
菌菌拿著新買的畫紙去玩,
“哇,”鹿可可打開冰箱之后驚嘆,“你怎么買了這么多菜呀?”
素菜就不說了,光是肉類就有好幾樣,排骨,大蝦,還有魚……
林深:“我下班早,就去多買了些,明天周末,懶得去買了。”
鹿可可一樣一樣清點(diǎn)。
林深往客廳看一眼,見菌菌在茶幾上搗鼓畫紙,他回過頭,小聲道:“我還給你買了些零食,昨晚對不起啊?!?
他趁機(jī)道歉。
清楚了他的用意,鹿可可心一下就軟了,“沒關(guān)系的,你不要道歉?!?
林深搖搖頭,“還是讓我道個歉吧,不然我心里實(shí)在不好受?!?
聽到他這樣說,鹿可可鼻腔感到一陣酸楚,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她湊近林深,想抱抱,但又怕被孩子看到。
小珍珠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林深用指背刮蹭一下她的小臉蛋,“我的小鹿昨晚一整晚都沒睡著,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吧?對不起啊,是我錯了?!?